[发明专利]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96028.2 | 申请日: | 202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4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张喜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E04B2/56;E04B1/682;E04B1/6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陈顺华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抗震 要求 区域 结构 柔性 连接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模塑聚苯板、发泡聚氨酯层、柔性密封油膏层、钢卡件底板、钢卡件侧板,所述模塑聚苯板设在钢卡件底板一侧的表面,所述模塑聚苯板侧边的外部依次设有发泡聚氨酯层和柔性密封油膏层,所述柔性密封油膏层的外部设有钢卡件侧板,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之间相焊接。本发明在应用的过程中,可实现主体框架与砌体之间的受力为分离状态,在发生地震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填充墙的整体形变大于主体框架,此时可有效避免传统刚性连接过程中因填充墙强度不足而产生的拉裂破坏,减少了地震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充墙柔性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搞抗震要求的区域,建筑体多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内部空间的规划通过二次砌体进行分割空间的作用,且二次砌体与混凝土框架间多为刚性连接,因此在地震过程中,二次砌体与混凝土框架之间很容易出现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的拉裂破坏。为此,我们提出了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包括模塑聚苯板、发泡聚氨酯层、柔性密封油膏层、钢卡件底板、钢卡件侧板,所述模塑聚苯板设在钢卡件底板一侧的表面,所述模塑聚苯板侧边的外部依次设有发泡聚氨酯层和柔性密封油膏层,所述柔性密封油膏层的外部设有钢卡件侧板,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之间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钢卡件底板的凸出部分与主体框架的梁、柱相对应并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钢卡件侧板凸出部分之间对应现浇带。
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高抗震要求区域砌体结构的柔性连接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主体框架完成施工后对待施工的基层表面进行清理;
S2:在清理面进行填充墙的砌筑,并在填充墙与柱、梁之间留出构造空间;
S3:在构造处的柱、梁铺设钢卡件底板,并通过螺栓使钢卡件底板与柱、梁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S4:在钢卡件底板朝向填充墙的一侧的表面且与填充墙相对应的部分进行覆膜;
S5:在所述钢卡件底板上的覆膜处粘贴模塑聚苯板;
S6:将填充墙内的拉结筋进行延长,使其端部靠近模塑聚苯板;
S7:基于填充墙的两侧以及模塑聚苯板的两侧进行模板的支设,并使模板位于模塑聚苯板一侧的侧边与钢卡件底板接触;
S8:向填充墙、模板以及模塑聚苯板所共同组成的空间内浇筑混凝土;
S9:待混凝土凝固拆除模板,此时即在模塑聚苯板与填充墙之间构造成现浇带;
S10:在现浇带的两侧设置钢卡件侧板,在保持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相接触的情况下,向所述钢卡件侧板与模塑聚苯板相对应的部分的内侧表面涂抹柔性密封油膏,形成柔性密封油膏层;
S11:在完成所述柔性密封油膏层的涂抹以及钢卡件侧板的定位设置的情况下,进行所述钢卡件侧板与钢卡件底板之间的焊接;
S12:在焊接完成后,向所述钢卡件底板、现浇带之间存在的空隙内填充发泡聚氨酯,形成发泡聚氨酯层,此时即完成针对填充墙与柱、梁之间的柔性连接件的构建施工。
优选的,在步骤S3中,所述螺栓为膨胀螺栓或化学螺栓。
优选的,在步骤S4中,所述膜为粘接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96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漂浮式风机塔筒焊接设备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三叉神经痛模型的构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