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雷管远程无线起爆系统及起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79301.0 | 申请日: | 2022-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0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熊雨;万晓永;欧孔德;韩延江;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C19/08 | 分类号: | F42C19/08;F42C19/12;F42D1/0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腾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 | 杨华 |
| 地址: | 561116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雷管 远程 无线 起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民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远程无线起爆系统,包括: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和远程无线起爆装置,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和远程无线起爆装置内均设置有远程无线传输模块,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和远程无线起爆装置之间通过远程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无线连接。本发明使用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将无线控制指令发送至远程无线起爆装置,远程无线起爆装置接收并解析无线控制指令,完成对数码电子雷管的数据通信、雷管授权验证、雷管驱动等工作,该起爆系统不仅适用于冲击危害大的水下爆破作业工程,还适用于其他环境恶劣或人员不方便到场的爆破场合,系统设计、使用及信息管理流程均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规范,整体系统安全、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子雷管远程无线起爆系统及起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起爆系统中,起爆器通过数据传输端与爆破监管服务中心进行监管数据的交互,起爆器通过母线连接多发电子雷管,并向电子雷管提供工作能源和交互数据,起爆器对各方人员的合法性认证通过后,工程人员方可使用起爆器对电子雷管进行检测、组网和起爆控制,该种爆破作业方式广泛应用于露天矿山、矿岩分离、围堰拆除、隧道、城镇地基、山体改造及排危拆除爆破等情景。
然而,对于水下爆破作业场景,现有起爆系统提供的起爆作业方式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及技术障碍,水下爆破,指在水中、水底或临时介质中进行的爆破作业,主要用于河床和港口的扩宽加深、清除暗礁,水下构筑物的拆除、水下修建隧洞的进水口等,但水下爆破产生的地震波比陆地爆破要大,水中冲击波的危害较突出,由于起爆器与电子雷管之间的距离较近,现有的爆破作业方式会威胁到现场使用起爆器进行爆破作业的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鉴于国家对民爆器材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管理过程的安全、环保及爆破效益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在起爆网络施工完成后,无需人员在场,就能够与起爆器进行远程无线通信起爆水下铺设的电子雷管的远程传爆系统,来实现爆破现场无人化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雷管远程无线起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还未提出无需人员在场,就能够与起爆器进行远程无线通信起爆电子雷管的远程传爆系统的问题;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雷管远程无线起爆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雷管远程无线起爆系统,包括: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和远程无线起爆装置,所述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和远程无线起爆装置内均设置有远程无线传输模块,所述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和远程无线起爆装置之间通过所述远程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无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包括第一主控芯片、供电模块及授权认证接口;所述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的远程无线传输模块、供电模块及授权认证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远程无线起爆装置包括第二主控芯片、电源、升压电路及雷管驱动电路;所述远程无线起爆装置的远程无线传输模块、电源、升压电路及雷管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电连接,且所述升压电路还分别与所述电源和雷管驱动电路电连接。
可选的,电子雷管远程无线起爆系统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中继站,所述无线中继站无线桥接在所述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和远程无线起爆装置之间。
可选的,所述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的授权认证接口包括:生物认证模块、PSAM加密授权模块及身份认证模块;所述生物认证模块、PSAM加密授权模块及身份认证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远程无线手持控制器还包括第一人机交互模块及第一预留接口,所述第一人机交互模块及第一预留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远程无线起爆装置还包括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电路和稳压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端连接至电源输入端,所述稳压电路连接在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二主控芯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9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