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含CO2吸收液的碳封存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4993.X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9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定;张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环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25/20;B01D46/10;B01D46/681;B01D46/76 |
代理公司: | 厦门呈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98 | 代理人: | 郭锦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含 co2 吸收 封存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碳封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含CO2吸收液的碳封存设备,包括放置箱、储液箱和风箱,所述储液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箱顶部,所述风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顶部,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上共同滑动安装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卡框,本发明通过出液软管、第一电磁阀、出风软管、第二电磁阀、过渡盒、CO2浓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使用,无需先向转运箱内填装CO2吸收液再将其放入放置箱内即可进行碳封存操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CO2浓度传感器对排出气体内的CO2含量进行实时监控,控制器可自动关闭第二电磁阀,有效防止因过度导入气体导致CO2排出至外界,提高碳封存过程的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封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含CO2吸收液的碳封存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全球变暖的趋势日趋明显的背景下,有关碳封存技术的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实际上就是把二氧化碳存放在特定的一种自然或人工“容器”中,利用物理、化学、生化等方法,将二氧化碳封存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森林、海洋、底层、化学反应器等都可以作为封存二氧化碳的“容器”。
目前在进行碳封存的过程中,需提前将CO2吸收液装入容器内,再将容器放入封存设备内进行碳封存,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碳封存过程中无法对CO2吸收液内的CO2含量进行实时检测,容易因吸收液内CO2含量过饱和而导致多余的CO2排放至外界,碳封存所需时间较长,效果较差,且在对碳封存气体进行过滤和净化时,容易发生堵塞等问题,降低碳封存效果。
因此,需要一种内含CO2吸收液的碳封存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需提前将CO2吸收液装入容器内后才可将容器放入封存设备内进行碳封存、碳封存过程中无法对CO2吸收液内的CO2含量进行实时检测、容易因吸收液内CO2含量过饱和而导致多余的CO2排放至外界、碳封存所需时间较长、效果较差、对碳封存气体进行过滤和净化时容易发生堵塞、降低碳封存效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含CO2吸收液的碳封存设备。
一种内含CO2吸收液的碳封存设备,包括放置箱、储液箱和风箱,所述储液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放置箱顶部,所述风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顶部,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上共同滑动安装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卡框,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动盒,所述传动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竖轴,所述竖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轮,所述放置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横轴,所述横轴的前端和竖轴相啮合,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横轴的后端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之间安装有第一传动带;
所述放置台上放置有转运箱,所述转运箱的左侧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放气组件、进气口和进液口,所述储液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液软管,所述出液软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出液软管通过卡扣和所述进液口可拆卸连接,所述风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出风软管,所述出风软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出风软管通过卡扣和所述进气口可拆卸连接,所述放置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过渡盒,所述过渡盒内固定安装有CO2浓度传感器;
所述储液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第二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CO2浓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和控制器信号连接。
上述一种内含CO2吸收液的碳封存设备,所述风箱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可拆卸安装有脱硫板、石棉板和过滤网板,所述风箱的右侧设置有进风管,所述风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所述储液箱的顶部滑动安装有盛接盒,所述风箱的内部设有位于所述过滤网板右侧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对过滤网板进行清洁。
上述一种内含CO2吸收液的碳封存设备,所述放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运箱左侧的阀体,所述阀体和转运箱的内部连通设置,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多个排气窗,所述阀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和阀体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环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环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49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