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外板的冲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4935.7 | 申请日: | 2022-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代晓旭;邰伟彬;李晶影;苏传义;李建军;程岩;李航;贾晓峰;张栩萁;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铝制 后门 冲压 方法 | ||
1.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外板的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S1,拉延,后门外板B柱位置拉延工艺补充设计为浅壳状态的工艺补充;
步骤S2,修边,分序修掉产品周圈废料;
步骤S3,第一次整形,为夹料整形,不直接整形到产品状态,而是整形到产品过拉延状态;
步骤S4,第二次整形,从第一次整形结束的工序件状态整形到产品台阶面状态;
步骤S5,翻边,按照冲压方向0度直翻边或者根据压合角度需求设计斜翻边,完成铝制后门外板产品冲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内板的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拉延浅壳工艺补充面是以产品台阶面沿第一次整形工序的冲压方向向上平移8mm-11.5mm所得,保证拉延浅壳面距离产品A面深度在0.5mm-5mm深,特征棱线位置对应的局部台阶面比其他位置多向上平移0mm-3mm,与其他部分光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内板的冲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拉延浅壳工艺补充面的参数如下:R3为R6mm-R15mm,R4为R10mm-R50mm,余肉R5为R20mm-R50mm,优选R30mm,余肉R6为R20mm-R50mm,特征棱线局部对应的余肉高度设计比产品特征棱线高1mm-2mm,保证拉延减薄率优选控制在12%以内,最大不超过14%,拉延深度h2根据产品造型整体设计,为30mm-70mm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内板的冲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分序修掉产品周圈废料,修边角度控制在15度以内,钝角修边角度可根据情况做到18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内板的冲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一次夹料整形到产品过拉延状态,其参数如下:R7为R4mm-R8mm,R8为R4mm-R12mm,侧壁拔模角为0度-5度,整形参数值根据模拟分析的开裂状态调整,保证最终产品减薄值在25%以内,板料伸长量控制在5%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内板的冲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一次夹料整形的下压料板行程根据拉延浅壳面平移行程设置,非特征棱线对应位置可直接整形到产品台阶面,而特征棱线对应位置,第一次整形台阶面距离产品台阶面h为0-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内板的冲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第一次夹料整形的下活动压料板的动力源采用延时氮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内板的冲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第二次整形,产品台阶立壁为0度直整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内板的冲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翻边按照冲压方向0度直翻边或者根据压合角度需求设计斜翻边,翻边凸模圆角R9为1mm-1.5mm,根据实际翻边开裂情况及压合需求,翻边凹模圆角R10为2mm-3mm,非夹料翻边为R2mm,夹料翻边为R2.5mm,后门外板B柱位置的翻边为非夹料翻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铝制后门内板的冲压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及S5的整形及翻边工艺可设计在一工序内实现,中间整形采用活动压料板整形,节约一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49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器人全身模仿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