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第三代轮毂轴承负游隙的激光测振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72747.0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9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褚宁;魏芳芳;李清山;蔡茂中;李宇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向钱潮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琦 |
地址: | 3112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三代 轮毂 轴承 游隙 激光 检测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第三代轮毂轴承负游隙的激光测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激振装置、待测轮毂轴承(300)、信号发生装置和激光测振装置,所述待测轮毂轴承(300)支撑、定位在激振装置上,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用于发出激振信号并传递至所述激振装置,实现对待测轮毂轴承(300)的激振;所述待测轮毂轴承(300)上方设置激光测振装置,用于实时采集待测轮毂轴承(300)的振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三代轮毂轴承负游隙的激光测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装置包括激振器底座(101)和活动安装在激振器底座(101)上的激振器(102),激振器底座(101)用于控制激振器(102)上下升降运动;激振器(102)通过其顶部的激振杆(103)输出激振信号,激振杆(103)支撑在所述待测轮毂轴承(300)的法兰盘内孔(301)上;激振器底座(101)的两侧设有工作顶杆(104),工作顶杆(104)顶部通过减振块(105)接触、支撑在待测轮毂轴承(300)的法兰盘外圈(3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三代轮毂轴承负游隙的激光测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径向辅助挡边(106)和轴向弹性挡边(107),径向辅助挡边(106)抵在待测轮毂轴承(300)的法兰盘外圆面(303)上,实现待测轮毂轴承(300)径向的弹性定位;轴向弹性挡边(107)用于下压待测轮毂轴承(300)的法兰盘外圈(302)端面,实现待测轮毂轴承(300)轴向的弹性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三代轮毂轴承负游隙的激光测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辅助挡边(106)和轴向弹性挡边(107)二者均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和所述激光测振装置电连接,用于发送待测轮毂轴承(300)的定位确认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三代轮毂轴承负游隙的激光测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109)和功率放大器(108),信号发生器(109)发出的激振信号经功率放大器(108)放大后传输至所述激振器(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三代轮毂轴承负游隙的激光测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振装置包括第一激光测振传感器(201)、第二激光测振传感器(202)、第三激光测振传感器(203)和信号处理器(204),其中,第一激光测振传感器(201)和第三激光测振传感器(203)二者相互对称且设置在待测轮毂轴承(300)的轴承外圈(304)端面上方,用于采集轴承外圈(304)端面的振动信号;第二激光测振传感器(202)设于待测轮毂轴承(300)的法兰盘内圈(305)端面上方,用于采集法兰盘内圈(305)端面的振动信号;所述信号处理器(204)用于实时接收并处理第一激光测振传感器(201)、第二激光测振传感器(202)和第三激光测振传感器(203)三者采集的振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三代轮毂轴承负游隙的激光测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光测振传感器(201)、第二激光测振传感器(202)和第三激光测振传感器(203)三者采用相同结构,均包括控制器(205)、激光测头(206)、自锁滑块(207)、导轨(208)和电缆(209),所述控制器(205)用于接收所述径向辅助挡边(106)和轴向弹性挡边(107)发送的定位确认信号,并控制激光测头(206)发射激光进行测振,自锁滑块(207)沿导轨(208)滑动从而对激光测头(206)进行位置调整,控制器(205)通过电缆(209)进行供电、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向钱潮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万向钱潮股份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727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