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67201.6 | 申请日: | 2022-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在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洲职业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L55/163 | 分类号: | F16L55/163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谈艳 |
| 地址: | 215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管道 防渗 修复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管道的整理:对埋在地下的管道进行断流和清理,然后通风干燥;B、柔性复合套的准备:所述柔性复合套包括防水层、热熔层和防护网层,所述热熔层设置在防水层的外表面;C、柔性复合套的铺设:在施工现场对柔性复合套进行放卷,然后前端通过拉绳进行收口和扎紧,利用拉绳将柔性复合套拖入管道中;D、膨胀修复:向柔性复合套尾端导入蒸汽,使得柔性复合套在管道中膨胀,进行热熔层的热熔,利用热熔层实现防护网层在管道内壁上的固定以及防水层与防护网层的粘结固定。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可以进行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承压效果好,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自来水、污水的主管道通常埋在地下,减少了对地上空间的占用,但是维护非常不便。部分老旧管道的使用寿命已经接近尾声,渗漏问题频繁,需要进行维护更换。
地埋管道的更换通常需要挖开管道上方的地基,施工的成本大,周期长,对周围道路交通的影响较大。为了提升施工效率,可以采用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将修复膜贴附在管道的内表面,进行管道的防水效果,避免了渗漏问题,而且修复膜的内壁光滑,流体阻力小,有利于自来水或者污水的输送。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修复膜的柔性,使得修复膜顺利贯穿管道,修复膜的厚度通常不大,贴合在管道内壁后的强度有限。此外,如果管道内部有裂缝、凸起、缺口等瑕疵,修复膜还容易被划伤或者破损,影响了修复效果,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进行地埋管道的防渗修复,提升修复后的结构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管道的整理:对埋在地下的管道进行断流和清理,然后通风干燥;
B、柔性复合套的准备:根据管道的内径,选择对应规格的柔性复合套,所述柔性复合套包括防水层、热熔层和防护网层,所述热熔层设置在防水层的外表面,所述防护网层设置在热熔层的外表面,对柔性复合套进行压扁,挤出空气并收卷;
C、柔性复合套的铺设:在施工现场对柔性复合套进行放卷,然后前端通过拉绳进行收口和扎紧,利用拉绳将柔性复合套拖入管道中;
D、膨胀修复:向柔性复合套尾端导入蒸汽,使得柔性复合套在管道中膨胀,进行热熔层的热熔,利用热熔层实现防护网层在管道内壁上的固定以及防水层与防护网层的粘结固定;
E、冷却固化:解开柔性复合套前端的拉绳,放出蒸汽,并向柔性复合套中吹入外部自然空气,进行冷却固化;
F、端部处理:在管道两端分别安装法兰盘,进行柔性复合套的端部的外翻与夹固。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采用熔点不低于125℃的塑料空心水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柔性复合套的铺设步骤中,通过管道爬行机器人进行拉绳的拖动,使得拉绳贯穿管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熔层采用熔点不高于115℃的热熔胶膜。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层采用玻璃纤维网套或者尼龙网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膨胀修复步骤的次数为两次,每次保压半小时,两次膨胀修复步骤的间隔为5~1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地埋管道防渗修复工艺,特别设计了柔性复合套,通过热熔层在管道内的热熔进行防护网层在管道内壁的固定以及防水层的固定,固化后提升了柔性复合套的结构强度,承压效果好,适合自来水的输送,而且防护网层还能避免防水层在进入管道时的破损,确保防水和防渗效果,延长使用寿命,无需进行地基的开挖,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对周围交通的影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洲职业工学院,未经沙洲职业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72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