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计的表面缺陷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62020.4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吕友虎;周花花;陈彦梅;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百信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G01B21/30;G01B21/3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1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压力容器 设计 表面 缺陷 识别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计的表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数据扫描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汇总显示模块;
所述数据扫描模块包括安装于同一机体支架壳体的压力检测组件和红外摄像组件扫描基体,所述扫描基体包括基座壳体(1)、压力检测件(2)、第一红外摄像机(3)、第二红外摄像机(4)、辅助加热件(5)和贴合导向轮(6);
所述压力检测件(2)、第一红外摄像机(3)和第二红外摄像机(4)均嵌入安装于基座壳体(1)内侧,且第一红外摄像机(3)和第二红外摄像机(4)以基座壳体(1)中轴线为轴对称设置;
所述第一红外摄像机(3)和第二红外摄像机(4)的中轴线交点与压力容器检测表面重合,且第一红外摄像机(3)和第二红外摄像机(4)的中轴线夹角范围为60-120°;
所述辅助加热件(5)在基座壳体(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且贴合导向轮(6)位于基座壳体(1)的侧边顶角,并且辅助加热件(5)和贴合导向轮(6)均与压力容器检测表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计的表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扫描模块,用于对待压力容器表面进行扫描,得到待检测压力容器的表面特征数据,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同时数据扫描模块还用于检测扫描之前为待检测压力容器的检测表面设定定位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计的表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扫描模块获取的压力容器的表面特征数据,并设置分析软件将其数值对应转化为压力容器表面的平整度和变形程度,得到对应压力容器表面缺陷特征信息,包括均匀腐蚀、点状腐蚀、表面裂纹和焊接缺陷以及变形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计的表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总显示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分析模块得到的压力容器表面缺陷特征信息,且汇总显示模块包括数据存储器和显示终端;所述数据存储器用于压力容器表面缺陷特征信息的存储,同时通过显示终端对具体缺陷特征信息进行调用展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计的表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基体按列等距分布,且各个压力检测组件与压力容器检测壁面贴合压力相等,保持均衡受力同步移动各扫描基体,模拟压力容器受压状态,通过检测各压力检测组件的数值变化确定压力容器表面的平整度和变形程度,同时将压力数值转换为压力容器检测壁面的变形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计的表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量包括某一个压力检测组件或某一组压力检测组件检测压力值与其余多个压力检测组件数值的对比,其余多个压力检测组件数值包括初始压力值和平均压力值,并且根据平均压力值设定变形量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计的表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摄像组件包括第一红外摄像机(3)、第二红外摄像机(4)和辅助加热件(5),通过辅助加热件(5)模拟压力容器受热状态,通过第一红外摄像机(3)和第二红外摄像机(4)配合分析记录压力容器裂缝、磨损破损等部位,利用机械视觉采集检测损伤部位图像输出特征点,从而通过红外摄像组件对压力容器破损区域的损伤特征数据进行有效采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压力容器设计的表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摄像机(3)和第二红外摄像机(4)基于红外热成像快速将压力容器检测壁面纹理对应的裂缝、磨损破损的特征信息进行记录,采集图像进行反复匹配像素状态达到精准成像条件,利用压力容器检测壁面受热激发反映在红外摄像组件采集图像像素中的温度性纹理变化率映射到损伤特征点处,进行裂缝、磨损破损特征的映射关系检测和提取;
通过压力检测组件和红外摄像组件的配合模拟受热受压环境监测,全面提升压力容器的准确视觉无损检测的实效性,为压力容器的损伤检测点精准定位及精度计量起到推动价值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百信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百信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20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圈磨损量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滚珠丝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