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高效海洋溢油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61935.3 | 申请日: | 2022-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鸣;乔迪;关轶豪;包木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23/56 | 分类号: | C09K23/56;C09K23/18;C09K3/32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子 表面活性剂 体系 高效 海洋 溢油 分散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高效海洋溢油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双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机溶剂超声混合,得到高效海洋溢油分散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含量为10%‑25%,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含量为5%‑20%。本发明的高效海洋溢油分散剂耐温、耐盐、耐酸碱效果好,在不同盐度、不同pH环境下可稳定多种油相(正构烷烃、芳香烃、柴油、大豆油、橄榄油、原油等)。生物毒性低,不会对细菌的生长造成影响,可以广泛适宜海洋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高效海洋溢油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水体污染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原油开采及运输活动日益频繁,海上溢油事故频发。目前海上溢油的主要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溢油分散剂是处理海洋溢油常用的应急手段,溢油分散剂俗称“消油剂”,具有降低溢油粘度和表面张力的特性,有利于溢油乳化分散,有利于油与水的充分接触与混合,使油易于被水中的生物降解,是降低海洋溢油污染的有效化学方法之一。分散剂通常由几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后,溶解在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中。表面活性剂能快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将原油分散成小液滴后扩散在海水中,因显著增大了油水界面面积,溢油分散剂可减少溢油上岸,促进原油后期生物降解,以达到修复海洋环境污染的目的。
传统的溢油分散剂主要是由化学表面活性剂和溶剂两部分组成,其中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和吐温80的复配体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溢油分散剂配方组成。溶剂是分散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溶剂一方面促进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溢油与表面活性剂的结合,从而提高分散剂的乳化分散效果。在国家标准,溢油分散剂技术条件GB18188.1-2000中,溢油分散剂分为常规型分散剂和浓缩型分散剂两类。常规型分散剂由脂肪烃溶剂与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组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不超过30%。浓缩型分散剂通常含有氧化脂肪烃溶剂,表面活性剂含量一般为50%~75%;但是现有的常规型溢油分散剂普遍存在乳化率低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 104962239 A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溢油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为: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加入乙二醇丁醚和稳定剂聚乙二醇(PEG)进行复配,获得一种环境友好型溢油分散剂。但该溢油分散剂的30s乳化率仅为24.3%,乳化率低,所使用的有机溶剂比例较高,对海洋生物具有潜在危害。
中国专利文献CN106964299 A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溢油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为:将疏水性壳聚糖颗粒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形成一种高稳定性溢油分散剂。但是该方法在制备乳液时搅拌速度高达5000r/min,能耗高,应用于真实海洋环境有潜在困难。
中国专利文献CN 102060338 A公开了一种快速消除水面浮油的消油剂及制备方法,分散剂主要成分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明活性剂、二聚甘油酯、烷基糖苷、含氧溶剂、乙醇、碳氢溶剂等。该分散剂配方成分较为复杂。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分散剂还存在乳化率低、有机溶剂比例高,且对海洋生物和微生物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易带来二次污染,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尤其是现有分散剂乳化率低、有机溶剂比例高、实际应用困难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高效海洋溢油分散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溢油分散剂可以适用于多种环境,并且环境友好。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高效海洋溢油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将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双子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加入有机溶剂超声混合,得到高效海洋溢油分散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含量为10%-25%,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含量为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1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