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场强测试的电极选型方法、记录媒体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61495.1 | 申请日: | 202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2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宇;张广洲;方书博;柳逢春;冯智慧;陈秀芳;韩晴;涂杉;张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G01R2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锐;潘杰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场强 测试 电极 选型 方法 记录 媒体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场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场强测试的电极选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调整不同的振动式屏蔽电极片的外廓及条状镂空栅格形状和栅格的间距,并对所述屏蔽电极片的条状镂空栅格两端及中部的场强变化进行测量,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对待测直流电场产生最小畸变的所述屏蔽电极片的型式。该方法既规避了传统测量方法中离子流扰动对测量信号的影响,又解决了振动式场强测试中电极引起的电场畸变问题,提升了测量的准确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物理装置去实施上述方法;并提供一种存储有该方法程序的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系统,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程序,执行上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场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场强测试的电极选型方法、记录媒体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直流合成电场测量基本是通过屏蔽电极片和感应电极片的相对运动,使得传感面周期性交替暴露于直流电场中,通过暴露面积的变化使得接收的电场信号交变,通过信号调理获得正弦交流信号与场强的关系。由于交流信号获得需要通过面积暴露,即间隙设计实现,因此,间隙形状直接决定了电流信号的正弦程度。现有场磨式合成场测量采用的基于旋转扇片式结构,测量时扇片转动形成表面风,对离子流的扰动导致测量信号带有直流信号,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屏蔽电极片和感应电极片相对运动选择怎样的型式才能改善离子流扰动对测量信号的影响,屏蔽电极片的形状如何设计,才能使得检测场强设备中的电极造成的场强畸变更小一直是场强测试人员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及多数情况下高压直流输电形成的电场方向为竖直方向,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场强测试的电极选型方法,具体方案包括:包括将感应电极片置于外表面包括带有一列条状镂空栅格的屏蔽电极片的金属壳内,使所述感应电极片和屏蔽电极片均垂直于电场线方向。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长度是宽度的两倍以上,宽度为排列方向,设置所述感应电极片在所处平面内相对于所述感应电极片沿所述排列方向振动,一个振动周期内完成对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完全遮闭至完全通透;
所述屏蔽电极片的选型包括设置不同的屏蔽电极片的外廓形状、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形状和相邻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间距,调整所述外廓形状、条状镂空栅格的形状和相邻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间距,并对所述屏蔽电极片的条状镂空栅格两端及中部的场强变化进行测量,选择对待测直流电场产生最小畸变的所述屏蔽电极片的型式。
上述方法能快速判别出怎样设计电极片的型式才能改善离子流扰动对测量信号的影响,且使得检测场强设备中的电极造成的场强畸变更小。
优选的,所述外廓形状的备选设置为矩形或圆形;单个所述条状镂空栅格形状的备选设置为矩形、矩形端头倒圆的条形或椭圆形。
这样就由2种所述外廓形状和3种单个所述条状镂空栅格形状排列组合形成2×3=6种备选型式。从经验上看这种规则的形状较其他形状更易配合感应电极的运动行成交变感应电流,从而避免了对其余各种形状排列方式的测试,节省了测试时间和计算资源。
优选的,一列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外轮廓形状备选设置为矩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一列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外轮廓形状备选设置仅为矩形。
进一步的,一列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外轮廓形状备选设置为圆形时,单个所述条状镂空栅格形状备选设置仅为矩形端头倒圆的条形。
进一步筛选方案后,对应整列条状镂空栅格的外轮廓形状备选设置为矩形时存在上述的6种备选型式;
而对应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外轮廓形状备选设置为圆形时,则因为单个所述条状镂空栅格形状备选设置只有1种“矩形端头倒圆的条形”,与所述外廓形状备选设置为矩形或圆形排列组合,共有1×2=2种备选型式。
更进一步的,设置每个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等宽且宽度与各相邻所述条状镂空栅格的间距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61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柔直换流站的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