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专用的微波改性方解石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56196.9 | 申请日: | 2022-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8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译锋;黄志民;马蓝宇;徐梦雪;郑益华;莫秋凤;莫松柏;赖文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9/06;C08K9/04;C08K9/10;C08K3/26;C08K3/04 |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张珣 |
| 地址: | 530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专用 微波 改性 方解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专用的微波改性方解石粉,其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方解石粉120~180份,石墨烯液40~60份,十六烷基硫酸酯3~5份,偶联剂1~3份;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改性方解石粉的制备方法是按比例称取各组分原料,接着将方解石粉、石墨烯液、十六烷基硫酸酯和偶联剂在温度为90~120℃且微波条件下高速搅拌混合15~25min,然后低速搅拌处理3~5min后冷却出料。将所述的改性方解石粉和聚丙烯干燥后按比例混合,混匀后送至双螺杆挤出机中造粒,造粒后再注塑成型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方解石表面与高聚物的相容性差的技术问题,将改性方解石粉和聚丙烯混合,能更好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专用的微波改性方解石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其主要是在建筑工业方面用来生产水泥、石灰,而且方解石碾磨成粉可得到重质碳酸钙,其是常用的粉状无机填料,因为具有化学纯度高、惰性大、不易化学反应、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可适用于橡胶、塑料、造纸、人造大理石、饲料、牙膏、食品等行业。在橡胶中加入大量的方解石粉,能使橡胶的抗张强度、抗撕裂强度和耐磨性能更好;在塑料中加入方解石粉,能起到一定的骨架作用,既能增强制品的稳定性,还能提高塑料的硬度和表面平整度等。但是方解石在添加至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中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方解石粉体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的表面为强亲水性,使其很难与高聚物形成强的化学结合力,即方解石粉与高聚物的相容性差,不能均匀分散,如果将方解石粉直接作为填充剂加入塑料中,容易造成塑料材料结构的不稳定,无法保证材料良好的机械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方解石粉与高聚物相容性差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专用的微波改性方解石粉及其制备方法,改善方解石表面与高聚物的相容性,将改性后的方解石粉加入至聚丙烯等塑料材料中,能够更好的提高塑料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丙烯专用的微波改性方解石粉,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方解石粉120~180份,石墨烯液40~60份,十六烷基硫酸酯3~5份,偶联剂1~3份;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钛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在所述方解石粉中,粒径在2000~2500目的占55%~65%,粒径在1000~1500目的占30%~40%,粒径在500~800目的占5%~8%。所述的方解石粉中采用不同粒径的颗粒,颗粒间大小搭配, 达到逐级填充,减小空隙率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后续改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石墨烯液的制备方法是将石墨烯分散在乙醇中,并且在功率为500W的超声波条件下超声处理1h得到的,所述石墨烯和乙醇的质量比为1:8。石墨烯在乙醇和超声波的作用下,能够更好的分散,提高石墨烯对方解石的改性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乙醇是体积分数为99%的乙醇。
上述的聚丙烯专用的微波改性方解石粉的制备方法,其是按比例称取各组分原料,接着将方解石粉、石墨烯液、十六烷基硫酸酯和偶联剂在温度为90~120℃且微波条件下高速搅拌混合15~25min,然后低速搅拌处理3~5min后冷却出料。
由于方解石粉体主要成分碳酸钙的表面具有强亲水性,使其很难与高聚物形成强的化学结合力,因此用方解石粉直接作填充剂制备得到的材料的结构不稳定,无法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为了改善方解石粉表面的相容性,本方法利用十六烷基硫酸酯表面掺杂石墨烯来对方解石粉进行改性。石墨烯由于具有缺陷和空位,一方面能较好的与方解石粉表面的-OH结合,另一方面促使十六烷基硫酸酯形成长链包覆在方解石粉颗粒表面,进而对方解石粉颗粒形成紧密的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学院,未经广西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61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