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页岩气含气量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51658.8 | 申请日: | 202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7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田伟志;郭晖;宋明会;杨光;秦凤强;沈柏坪;李易;殷黎明;刘中华;贾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苏舒音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气量 测量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页岩气含气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井眼的游离气含气量;
获取目标井眼的岩屑样品的吸附气含气量和解吸时间;其中,解吸时间是指解吸所述岩屑样品的吸附气的时间;
根据页岩气产出模型和所述解吸时间,确定剩余量;其中,页岩气产出模型反映目标井眼的页岩气在各时间的产出量;剩余量是指目标井眼的页岩气含气量除游离气含气量和吸附气含气量之外的量;
根据所述游离气含气量、所述吸附气含气量和所述剩余量,确定目标井眼的页岩气含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井眼的游离气含气量,包括:
根据钻头直径、实时同位素测量的全烃值、钻进时间、泥浆泵排量、脱气器效率、岩石密度确定目标井眼的游离气含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钻头直径、实时同位素测量的全烃值、钻进时间、泥浆泵排量、脱气器效率、岩石密度确定目标井眼的游离气含气量,包括:
所述游离气含气量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CIGC=K1×t×Q×TG×ρ/(k2×D);
其中,CIGC为游离气含气量,K1为常数0.012732,t为钻进时间,Q为泥浆泵排量,TG为实时同位素测量的全烃值,ρ为岩石密度,k2为脱气器效率,D为钻头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井眼的岩屑样品的吸附气含气量为目标井眼的岩屑样品解吸后的罐顶气的气量除以岩屑样品的质量;
目标井眼的岩屑样品的吸附气含气量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PIGC=TG′×VJ×K3;
其中,PIGC为目标井眼的岩屑样品的吸附气含气量,TG′为对应于解吸过程的实时同位素测量的全烃值,VJ为顶空体积,K3=1/岩屑样品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页岩气产出模型和所述解吸时间,确定剩余量,包括:
根据页岩气产出模型,确定所述解吸时间对应的总产出气量;
根据页岩气产出模型,确定预设时间对应的总产出气量;
根据预设时间对应的总产出气量和解吸时间对应的总产出气量,确定剩余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时间对应的总产出气量和解吸时间对应的总产出气量,确定剩余量,包括:
将预设时间对应的总产出气量减去解吸时间对应的总产出气量得到剩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游离气含气量、所述吸附气含气量和所述剩余量,确定目标井眼的页岩气含气量,包括:
将所述游离气含气量、所述吸附气含气量和所述剩余量的和,确定为目标井眼的页岩气含气量。
8.一种页岩气含气量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游离气含气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井眼的游离气含气量;
吸附气含气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井眼的岩屑样品的吸附气含气量和解吸时间;其中,解吸时间是指解吸所述岩屑样品的吸附气的时间;
剩余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页岩气产出模型和所述解吸时间,确定剩余量;其中,页岩气产出模型反映目标井眼的页岩气在各时间的产出量;剩余量是指目标井眼的页岩气含气量除游离气含气量和吸附气含气量之外的量;
页岩气含气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游离气含气量、所述吸附气含气量和所述剩余量,确定目标井眼的页岩气含气量。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页岩气含气量的测量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页岩气含气量的测量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516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