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多榀张弦梁同步张拉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47206.2 | 申请日: | 202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蒋国明;年前军;张扬;庄才贵;刘广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4B1/3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吴立斐 |
| 地址: | 2019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控制 多榀张弦梁 同步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多榀张弦梁同步张拉方法;包括制备张拉工装,每根索体配备一套张拉工装,所述张拉工装包括张拉牛腿、张拉下吊具和张拉工装梁;制备计算机控制的液压提升系统;将张拉牛腿分别焊接在张弦梁的两侧;将张拉下吊具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侧的张拉牛腿连接;将张拉工装梁的上、下两个半段相组装并夹紧索体,同时,通过钢绞线孔穿好钢绞线,并在张拉工装梁上固定好张拉千斤顶;张拉操作。本方法的张拉过程由计算机同步控制,能够精确控制加载过程并节省工期人员;各索体的张拉工装一次性组装到位,无需频繁拆卸组装张拉设备,加快了张拉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跨度钢结构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多榀张弦梁同步张拉方法。
背景技术
张弦梁结构体系在大跨度钢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该结构形式通过索张拉实现张弦梁起拱以实现大跨度。以往项目张弦梁每榀都有独立支撑,两榀之间的联系杆件较弱,张拉时相邻张弦梁索力影响较小;本项目张弦梁一端支撑于桁架托架上,张拉方案对托架的平面外变形和杆件应力影响大,采取多榀同步张拉和高精度索力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经由计算机同步控制液压提升器的方法来实现多榀张弦梁同步张拉,弦梁根据张拉分级同步加载,使结构均匀受力变形,最后结构在均匀变化下实现力的要求和形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多榀张弦梁同步张拉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待张拉的索体的数量,制备张拉工装,每根索体配备一套张拉工装,所述张拉工装包括张拉牛腿,焊接在张弦梁侧面、张拉下吊具,通过耳板及销轴连接于张拉牛腿耳板和张拉工装梁,悬挂状态,张拉钢绞线穿过工装梁,与千斤顶连接固定;和张拉地锚;
步骤2、制备计算机控制的液压提升系统:所述计算机控制的液压提升系统,包括工控机算机和液压泵站,各液压泵站均与计算机通过数据线连接并在计算机的信号控制下进行动作,每两根索体或每两套张拉工装设置一个液压泵站;
步骤3、将张拉牛腿分别焊接在张弦梁的两侧,作为张拉反力牛腿;
步骤4、将张拉下吊具通过销轴分别与两侧的张拉牛腿连接,其中,提前在张拉下吊具中固定好张拉地锚并穿好钢绞线;从而提供索力方向的张拉力;
步骤5、将张拉工装梁的上、下两个半段相组装并夹紧索体,同时,通过钢绞线孔穿好钢绞线,并在张拉工装梁上固定好张拉千斤顶;
步骤6、确认各张拉控制点、液压泵站并联至电脑端,连接调试完成后即可进行张拉操作;
步骤7、张拉操作:各泵站按照20%、40%、60%、80%、100%张拉控制力逐级同步加压,拉索逐步达到张拉控制力。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1)张拉工装如牛腿、下吊具、反力梁组装简单,在张拉准备工作中一次安装到位,不需要由于更换张拉点往返拆除再组装;(2)各张拉点由一台终端计算机控制,加载力、同步性可控,实现多榀张弦梁同时张拉;(3)以往张弦梁张拉逐根张拉,需频繁更换张拉点,设备设施来回拆除安装,张拉过程漫长,本发明工装设备一次安装到位,张拉过程明显简化,时间减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张拉工装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张拉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由计算机控制的液压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张拉工装梁的三维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多榀张弦梁同步张拉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72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