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缺陷可视化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33130.8 | 申请日: | 2022-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8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龙;何钰龙;庚振新;林莘;郭亚光;马宗乐;郑越;王雯;万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88;G01N21/9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吴迪;宋铁军 |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绝缘 设备 内部 缺陷 可视化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缺陷可视化检测装置,涉及高电压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封闭腔体以及位于封闭腔体内的导杆,封闭腔体上设置有便于对封闭腔体内进行操作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连接有盖板。靠近第一通孔处的封闭腔体内设置有屏蔽层。盖板的外部设置有可见光源,可见光源连接有第一光纤,部分第一光纤穿入盖板内,盖板内的第一光纤连接有第二光纤,部分第二光纤穿出盖板外并且连接有用于连接工业相机的第一接口,第一接口连接有工业相机,工业相机被终端设备进行操控。从而避免对封闭腔体内产生干扰,并且避免产生电磁干扰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以及避免采集得到的图像数据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影响图像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缺陷可视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应用,以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和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为代表的气体绝缘设备因其所有结构都被封闭的腔体包围,具有较高的绝缘强度、良好的环境兼容性、运行方式简单和维护方便等多方面的优势,广泛应用在复杂的现代输电网络中。然而在气体绝缘设备的生产、运输、安装和运行过程中,难免会让气体绝缘设备内部出现缺陷,GIS/GIL的绝缘系统是由固体介质和气体介质组成的复合绝缘,其内部气-固交界的部分是整个系统绝缘最为薄弱的地方。在GIS/GIL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特别是在GIS的运行中,其内部的断路器会因为需求而发生开断动作,在每一次开断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异物。这些异物特别是金属碎屑的产生对绝缘水平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金属微粒在封闭腔体内受到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出现位移甚至被吸附到绝缘子表面,这种情况下极其容易造成局部放电,严重情况下会发展成破坏性的击穿,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会发生绝缘事故。由此,检测封闭式气体绝缘设备的内部缺陷,对于提高封闭式气体绝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缺陷的检测研究存在:(1)大多采用特高频超声波、X射线拍摄、红外线检测等方式检测封闭腔体的内部缺陷,受到干扰的可能性较大,影响最终的成像结果。(2)将有源的照明设备放入密闭腔体,并使用无线电信号控制光源的开关,容易在电磁方面产生干扰,检测的准确性存在下降的可能性。(3)成像装置等有源的采集图像设备放入到密闭腔体外部,采集得到的图片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影响采集到的图像结果。
为此,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缺陷可视化检测装置,以避免对封闭腔体内产生干扰,并且避免产生电磁干扰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以及避免采集得到的图像数据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影响图像结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缺陷可视化检测装置,包括封闭腔体以及位于所述封闭腔体内的导杆,所述封闭腔体上设置有便于对封闭腔体内进行操作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连接有盖板;
靠近所述第一通孔处的所述封闭腔体内设置有屏蔽层;
所述盖板的外部设置有可见光源,所述可见光源连接有第一光纤,部分所述第一光纤穿入所述盖板内,所述盖板内的所述第一光纤连接有第二光纤,部分所述第二光纤穿出所述盖板外并且连接有用于连接工业相机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有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被终端设备进行操控。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封闭腔体内的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之间平行连接,并且同时粘贴在所述封闭腔体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同时粘贴在所述封闭腔体的底部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处的所述封闭腔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设置在靠近所述可见光源侧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工业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3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