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渔网丝回收料的高性能阻燃PA6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2163.0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2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叶飞翔;徐禄波;麻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K3/04;C08K3/30;C08K3/34;C08K7/08;C08K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何秋霞 |
地址: | 31550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渔网 回收 性能 阻燃 pa6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渔网丝回收料的高性能阻燃PA6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份包括如下原料:渔网丝PA695‑100份;抗氧剂1‑3份;多巴胺改性多壁碳纳米管5‑10份;镁水泥矿物10‑30份;相容剂0.1‑1份。本发明用多巴胺改性多壁碳纳米管、镁水泥矿物相互作用,在提高渔网丝回收PA6力学性能的同时起到阻燃的效果,并且由于提前将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多巴胺改性,各组分与尼龙基体的相容性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回收PA6的弯曲性能,综合作用下获得抗冲击、韧性好的高性能阻燃PA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渔网丝回收料的高性能阻燃PA6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尼龙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及耐冲击性等特点,在工程塑料、合成纤维、塑料薄膜、涂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世界五大工程塑料中,产量和消费量位居前列,年产量达到800万吨以上。尼龙主要产品为PA6、PA66等,其中PA6常用于在渔网丝中,而经过常年在海水中使用并且暴晒下,渔网丝的性能下降的非常明显,回收渔网丝的力学性能存在明显的下降,导致了其使用范围的受限,因此如何改善回收渔网丝的力学性能及其他性能成为了人们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现阶段人们主要是添加增韧剂、玻纤等方式提高其力学性能。
发明专利CN102108205A公开一种低气味增韧PA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聚烯烃、马来酸酐、过氧化物和其他添加剂(如抗氧剂、耐光照助剂和阻燃剂等)实现了简便增韧PA6材料的加工步骤,并且通过控制加工温度实现了对增韧PA6材料的制备,不仅降低了PA6的生产成本,还降低了PA6的气味并维持了原有的优异的力学性能。但是该方法所提高的阻燃性能主要还是添加阻燃剂,并没有很好有协同的效果。
发明专利CN110423461A公开一种低吸水率阻燃玻纤增强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添加疏水剂、玻纤、阻燃剂、抗氧剂和加工助剂从而达到了实现低吸水率阻燃增韧PA6复合材料的方法,利用硬脂酸和硬脂酸胺提高了PA6复合材料的疏水性能,通过MPP提升材料本身阻燃性能,并添加玻纤从而提高了PA6的力学性能。该方法所使用的助剂含量和种类比较多,并且没有考虑玻纤的析出问题以及加工和原料成本。
发明专利CN1105419308A公开了一种钻石烯增强增韧PA6改性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性能优异的纳米钻石烯和相容性助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制备了一种较高强度、和韧性且具有热稳定性、耐磨性、阻燃性等优异性能的PA6复合材料。但是该方法存在巨大的成本问题,且靠单一改性剂的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渔网丝回收料力学性能下降明显,提供一种基于渔网丝回收料的高性能阻燃PA6,利用添加多巴胺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和镁水泥矿物粉末,相互协同作用下大幅度提高回收PA6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综合性能优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渔网丝回收料的高性能阻燃PA6,按照质量份包括如下原料:
本发明中采用多巴胺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和镁水泥矿物协同作用,多巴胺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形成致密的碳层,并且由于存在镁水泥矿物的蓬松碳层,两者相互协同,使得碳层更加致密,对材料阻燃性能起到了1+1>2提升效果。此外由于镁水泥矿物为棒状结构可以很好地提高PA6的弯曲性能,从而大幅提高PA6应用到兵乓球尼龙拦网中,并且添加了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两者都为棒状结构可以协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弥补了镁水泥矿物降低PA6冲击性能等问题。
所述镁水泥矿物包括氯氧镁水泥、硫氧镁水泥、碳酸镁晶须、磷酸镁晶须中至少一种。
所述相容剂包括KH-550,酞酸酯偶联剂,磷酸酯偶联剂中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Irganox1076、抗氧剂Irgafos168、抗氧剂1098、抗氧剂9228和抗氧剂A30中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2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非晶合金耐磨性的织构化超声冲击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带式转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