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明做暗挖初支护拱一体化施工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31716.0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超;唐亮;张哲;吴士坤;王安泽;何一帆;梁宝睿;郭志成;王熙元;韩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8;E21D11/1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苏利 |
地址: | 1011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明做暗挖初 支护 一体化 施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明做暗挖初支护拱一体化施工结构及方法,包括:钢拱架、初喷混凝土层和护拱混凝土层;所述钢拱架包括若干组初支钢拱架和若干组补装钢拱架;若干组所述初支钢拱架分别固定于架设面,且若干组所述初支钢拱架分别架设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的内侧部;若干组所述补装钢拱架分别间隔架设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的外侧部,且若干组所述补装钢拱架之间固接相连;所述护拱混凝土层浇筑设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的外侧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隧道增设护拱时,仍需搭设临时拱架支撑结构,而导致的临时钢架模板支撑及临时拱架拆除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浅埋段隧道施工过程的隧道明做暗挖初支护拱一体化施工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高铁建设迅速发展,高铁网络逐渐加密。使得铁路轨道标高受既有车站影响较大,高速铁路项目在设计选线阶段考虑因素较多,同时在选线完成后,隧道设置位置易受不良地理因素影响,造成部分隧道口存在偏压及隧道洞身存在浅埋段等情况。现有技术中,对于这样不良的特殊地理位置一般会通过设置护拱或增设明洞的形式进行过渡,以此降低运营风险,但是实际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难度及进度影响较大,尤其是护拱混凝土浇筑前仍需搭设临时拱架支撑结构,临时钢架模板支撑及临时拱架拆除工序繁琐。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明做暗挖初支护拱一体化施工结构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隧道增设护拱时,仍需搭设临时拱架支撑结构,而导致的临时钢架模板支撑及临时拱架拆除工序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明做暗挖初支护拱一体化施工结构,包括:
钢拱架、初喷混凝土层和护拱混凝土层;
所述钢拱架包括若干组初支钢拱架和若干组补装钢拱架;
若干组所述初支钢拱架分别固定于架设面,且若干组所述初支钢拱架分别架设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的内侧部;
若干组所述补装钢拱架分别间隔架设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的外侧部,且若干组所述补装钢拱架之间固接相连;
所述护拱混凝土层浇筑设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的外侧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发明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钢架内模层;
所述钢架内模层可分离固接设置于若干组所述初支钢拱架的内侧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钢架内模层基于宽30cm、厚5cm、长2~3m的木模板环向架设面安装;
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的喷射厚度高于所述初支钢拱架4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锁脚锚管;
若干组所述初支钢拱架分别通过所述锁脚锚管固定于架设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补装钢拱架之间通过纵向连接筋相焊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护拱外模层;
所述护拱外模层可分离式固接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的外侧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护拱外模层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之间具有预设高度间隔,所述护拱混凝土层浇筑设于所述护拱外模层与所述初喷混凝土层之间的高度间隔内部。
一种所述的隧道明做暗挖初支护拱一体化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明洞段的明洞护拱对应原地面线进行复测,对设计横断面进行复测放样,确定明洞段的洞顶至原地面线的覆土深度及明洞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31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软质基材的水性弹性防火涂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点源坩埚取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