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企业维度分享工程计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26788.6 | 申请日: | 2022-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1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钟泽伟;谭玉堂;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纵横创新软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283 | 分类号: | G06Q30/0283;G06Q50/08;G06F16/2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英杰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企业 维度 分享 工程 计价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企业维度分享工程计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包括:即获取工程项目的第一工程数据并执行存储;根据分享请求,为第一工程数据生成请求标识、目标标识及分享维度;获取第二工程数据并进行发送;获取第一工程数据及第二工程数据的修改信息,对工程项目进行更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云上管理,所有数据存储在云端操作,及时性、安全性、稳定性更强,摒弃文件传输,通过浏览器/电脑即可完成对项目的实时共享,在线完成编制工作,省去繁琐的线下传输机制。实现了企业间的数据协同,云上处理同一份计价数据文件,可按分享维度划分颗粒度。将企业计价数据分享至个人,实现企业数据与个人数据的协同编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造价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企业维度分享工程计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以文件为存储方式,作为分享载体,通过移动硬盘、即时通讯软件等形式传输完成计价文件审核。由于造价文件数据皆存放在本地上报员、审批员的本地电脑中,导致数据难以统计收集、不能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企业与企业间的计价协同,同样使用该方式,将计价文件导出导入平台,通过线下传输,多次传输,容易出现版本混乱,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影响工作质量,过程中数据的连续性难以保证。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协同只能以文件传输。权限以及文件管理只能以线下传输的方式运维,缺乏管理。
(2)若想将项目中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拆分组合协同计价,则需要导出多份组合文件。
(3)由于数据存放在本地,容易形成多份审核版本,难以管理,并形成数据孤岛,管理及协同困难。
(4)单机版造价很难满足长期在线服务的需求,例如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打雷下雨,数据资产的安全及可靠性偏低;其次造价人员对服务器的使用不规划引起的重启等问题,亦会降低稳定性;缺乏网络的互通,跨地域跨服务器,数据的保存及扩展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企业维度分享工程计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实现企业数据与个人数据的高效协同编制。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企业维度分享工程计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工程项目的第一工程数据并执行存储;
根据分享请求,为所述第一工程数据生成请求标识、目标标识及分享维度;
根据所述请求标识、所述目标标识及分享维度,获取第二工程数据并进行发送,所述第二工程数据用于表征具有部分或全部的所述第一工程数据;
获取所述第一工程数据及所述第二工程数据的修改信息,对所述工程项目进行更新。
根据所述的基于企业维度分享工程计价方法,其中获取工程项目的第一工程数据并执行存储,包括:
对所述工程项目的所述第一工程数据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工程项目所包括的项目维度,所述项目维度包括构成树形结构的父项目及子项目;
将所述工程项目的项目标识符及所述项目维度存储至数据库。
根据所述的基于企业维度分享工程计价方法,其中分享请求,为所述第一工程数据生成请求标识、目标标识及分享维度,包括:
根据分享请求、项目标识符及所述项目维度,生成企业标识符、被分享者企业标识符、分享标识符、分享者标识符、被分享者标识符及分享记录存储至数据库;
根据所述企业标识符、所述被分享者企业标识符、所述分享标识符、所述分享者标识符、所述被分享者标识符建立分享者及被分享者的通信连接,执行权限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纵横创新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纵横创新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6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电子沙盘
- 下一篇:一种碳粉集中供应系统及其供应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