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沟槽型分裂栅IGBT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26158.9 | 申请日: | 2022-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9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邓高强;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42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潘素云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沟槽 分裂 igbt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型分裂栅IGBT,包括:N型半导体衬底;形成于N型半导体衬底表面的N型掺杂层;形成于N型掺杂层表面的P阱层;形成于P阱层表面的高掺杂N+发射区和高掺杂P+发射区;在垂直方向上贯穿P阱层且底部位于N型半导体衬底内的沟槽;形成于沟槽底部的P型屏蔽区;形成于N型半导体衬底背面的P型集电区;沟槽沿器件垂直方向上具有分离的第一导电材料和第二导电材料,第一导电材料和第二导电材料分别由绝缘介质包裹;P+发射区在水平方向上与沟槽接触,且与第二导电材料在纵向方向上相交叠;N+发射区在水平方向上与沟槽接触,且与第一导电材料在纵向方向上相交叠。可降低IGBT的饱和电流,最终实现更宽正向安全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沟槽型分裂栅IGBT。
背景技术
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关键是实现低关断损耗、低导通压降以及宽安全工作区,但这三者性能往往相互制约,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IGBT新结构来实现这三个性能的优化折衷。载流子存储技术是目前改善IGBT性能折衷关系较为有效、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由三菱公司在1996载流子存储(CarrierStorage)技术由三菱公司在1996年报导,如图1所示。载流子存储层是在发射极一侧p-body底部引入的掺杂浓度适中的n型层,这一n型层的掺杂浓度高于漂移区的掺杂浓度,所以在导通状态下充当了空穴势垒层,增强漂移区在发射极一侧的电导调制效应,大幅改善导通压降,且仅带来极小的关断损耗的增加。
载流子存储层的掺杂浓度越高、厚度越大则对导通压降的改善越明显,但是p体区和载流子存储层结面处的电场也会相应提高,器件的耐压会因此衰减。为了在不造成耐压退化的前提下实现更好的载流子存储效果,图2提出具有p屏蔽区和载流子存储层的槽栅IGBT,该结构在每个槽栅的底部引入一p型掺杂区(p屏蔽区)。阻断状态下,p屏蔽区能够辅助耗尽载流子存储层,缓解主结处的电场尖峰,因此在实现相同耐压的情况下,载流子存储层就可以具备更高的掺杂浓度,存储效应也更为显著。
尽管p屏蔽区的引入解决了耐压问题,但是过高的载流子存储层浓度使得IGBT的正向安全工作区(FB SOA)下降。同时,槽栅底部浮空的p屏蔽区在IGBT开启过程中引起了极大的di/dt,造成集电极电流过冲和EMI噪声。本发明提出的双沟道分裂栅IGBT就是要解决p屏蔽区带来的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低损耗的沟槽型分裂栅IGBT,IGBT在发射极一侧集成有自开启的PMOS管,降低PMOS管的阈值即可降低IGBT的饱和电流,最终实现更宽正向安全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沟槽型分裂栅IGBT,包括:
N型半导体衬底(1);
N型掺杂层(4),形成于所述N型半导体衬底(1)表面;
P阱层(2),形成于所述N型掺杂层(4)表面;
高掺杂N+发射区(31),形成于所述P阱层(2)表面;
高掺杂P+发射区(32),形成于所述P阱层(2)表面;所述高掺杂N+发射区(31)和高掺杂P+发射区(32)共同引出发射极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61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