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0768.8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9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郑书毅;李义;刘星;吴瑀;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13/60;H01R13/502;H01R24/2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麦毅青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结构 即插即用 电源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包括防护单元,包括防护壳,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部的安装腔;插头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部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两个导电杆、分别设置于两个导电杆上,且穿过防护壳的金属插头,设置于两个所述金属插头上的移动组件;导线单元,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导电杆上的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上,且穿过防护壳的两个连接导线,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部的收卷组件。该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通过收卷组件将连接导线收卷起来,不使用时对连接导线进行保护,同时通过连接组件控制金属插头移动,在通电时伸出防护壳进行插接通电,不使用收入防护壳中保护起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表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
背景技术
为加强室内检定环节的管控,确保新增电能表满足规定的费率时段,对于检定合格但未出库的单、三相电能表,需按照到货验收抽检比例对每一个批次进行核查,核查该批次电能表是否按要求设置费率时段参数,确保准确无误后才可出库,检查电能表的时段设定需要将电能表通电后才能检查。
现有的方法是通过带插头的两条二次绝缘铜芯线,铜芯线直接与电能表连接,插头与电源通电,但这样所存在的问题是,绝缘铜芯线不使用时漏在外侧容易被拉扯断裂,且插头裸露在外面容易沾附灰尘,被氧化腐蚀。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存在的绝缘铜芯线不使用时漏在外侧容易被拉扯断裂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其目的在于:在绝缘铜芯线不用时能收卷保护起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包括,防护单元,包括防护壳,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部的安装腔;插头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部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两个导电杆、分别设置于两个导电杆上,且穿过防护壳的金属插头,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金属插头上的移动组件;以及,导线单元,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导电杆上的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上,且穿过防护壳的两个连接导线,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护壳内部,与两个所述连接导线连接,且与移动组件连接的收卷组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导线包括导线端、设置于所述收卷组件上,且与导线端连接的半圆形固定端,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端端部的连接端;所述安装壳中设有供所述导线端穿过的穿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护壳上,且与两个所述固定端连接的收卷环、设置于所述收卷环内部的多个连接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上,且位于防护壳外侧的驱动轴。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导电杆上,且与所述连接端配合的两个伸缩杆、设置于两个所述伸缩杆上的第一磁吸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磁吸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弹性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磁吸块之间的磁吸部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具有防护结构的即插即用直连电源线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磁吸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卷环内部,且与所述防护壳连接的两个安装板、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的转轴、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二磁吸块,以及设置于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传动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0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