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人体气胸结构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20720.7 | 申请日: | 202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1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莫易凡;李育新;赖泽雄;林雅玲;姚慧川;马盼盼;林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04 | 分类号: | A61M1/04;G09B23/2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创蔚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90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人体 气胸 结构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模拟人体气胸结构的装置。它包括胸腔结构,胸腔结构内部设有肺部结构;肺部结构上设有一延伸出胸腔结构的通气导管;通气导管连接有气道;气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组件;呼吸组件控制肺部结构膨胀与收缩,使得肺部结构在吸气扩张状态和呼气收缩状态之间切换;胸腔结构还设有负压气道用于连接胸腔引流器;通气导管上设有控制通气量大小的气体单向阀,气体单向阀内的气体仅排放至胸腔结构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胸膜腔结构、肺部结构与脏层胸膜结构,可以模拟出人体呼吸时由肋骨、膈肌的位置变化带动的肺部、胸膜腔变化,带来更好的研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模型领域,尤其设计一种模拟人体气胸结构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气胸(pneumothorax)是指气体进入胸腔,造成积气状态,进而使肺收缩,称为气胸。气胸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使得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腔,胸腔压强增大,挤压肺使肺收缩,进而导致气短、呼吸困难。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模拟人体各种器官试验的装置各种各样,用以验证胸腔引流器的可行性。现有技术只能通过流量计或压力计测量定量参数来做试验。脏层胸膜破裂时,肺部收缩,持续漏气,对于传统治疗气胸的胸腔引流器,在开孔的气体自然排出时无法给予负压,影响临床气胸患者愈合速度。无源的橡胶模型,无法对患者气胸进行模拟且无法判断数字胸腔引流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基本安全是否合理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模拟气胸患者的治疗过程,验证胸腔引流器是否正常运行。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拟人体气胸结构的装置,包括胸腔结构,胸腔结构内部设有肺部结构;肺部结构上设有一延伸出胸腔结构的通气导管;通气导管连接有气道;气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组件;呼吸组件控制肺部结构膨胀与收缩,使得肺部结构在吸气扩张状态和呼气收缩状态之间切换;胸腔结构还设有负压气道用于连接胸腔引流器;通气导管上设有控制通气量大小的气体单向阀,气体单向阀内的气体仅排放至胸腔结构内。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装置设计了全密封的胸模腔结构、肺部结构,可以模拟出人体呼吸时由肋骨、膈肌的位置变化带动的肺部、胸腔变化,带来更好的研究效果。
2.本装置可以与多种胸腔引流器连接使用,模拟气胸患者病症并检验胸腔引流器的使用效果,帮助气胸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3.呼吸频率控制中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的模拟气胸患者的病体,辅助研究不同症状与不同阶段患者的病症,得到更好的救助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验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验新型与胸腔引流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胸腔引流器、2胸腔结构、2-1气体单向阀、2-2肺部结构、2-2-1肺部结构的吸气扩张状态、2-2-2肺部结构的呼气收缩状态、2-3通气导管、2-4气道、2-5负压气道、3呼吸组件、3-1呼气通道、3-2吸气通道、3-3呼吸动力源、4呼吸频率控制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一种模拟人体气胸结构的装置,包括胸腔结构2,胸腔结构2内部设有肺部结构2-2;肺部结构上设有一延伸出胸腔结构2的通气导管2-3;通气导管2-3连接有气道2-4;
气道2-4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组件3;呼吸组件3控制肺部结构2-2膨胀与收缩,使得肺部结构2-2在吸气扩张状态2-2-1和呼气收缩状态2-2-2之间切换;
胸腔结构2还设有负压气道2-5用于连接胸腔引流器1;
通气导管2-3上设有控制通气量大小的气体单向阀2-1,气体单向阀2-1内的气体仅排放至胸腔结构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0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