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棚和超前小导管进行磁性浆液注浆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19345.4 | 申请日: | 202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刘帅;汪明远;王斌;李政;蔡显灿;陈子悦;郭建祥;宋瑞;孙荣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38;C04B28/02;C04B111/7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前 导管 进行 磁性 浆液 施工 方法 | ||
1.管棚和超前小导管进行磁性浆液注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帷幕注浆覆盖,使开挖轮廓线外至少5m范围内的断层破碎带围岩凝结,以防止溜塌及突涌,同时在打设超前管棚和超前小导管,增强超前支护的强度与稳定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超前地质预报:
检测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和地下水的位置,探测岩溶的发育情况;
S2,测量放线:
确定帷幕层的成型位置,从而确定注浆孔(3)的钻孔位置,并对钻孔位置进行标注,相邻两注浆孔(3)之间距离相等;
S3,浇筑止浆液墙:
根据掌子面断层及出水情况确定混凝土止浆墙墙长,浇筑止浆墙;
S4,埋管:
在标注的钻孔位置钻至要求深度,埋设孔口管,沿孔口管继续钻孔至设计深度;
S5,钻孔内放置磁性花管:
在注浆孔(3)内放置磁性花管(2),通电导线(4)与外部可控开关电源(12)连接,通过外部可控开关电源(12)调节磁性花管(2)的磁场大小;
S6,制备磁性浆液:
S7,注浆:
通过注浆管(1)向注浆孔(3)内注浆,注浆顺序为先外圈孔、底部孔,封闭后再注中间孔,自下而上注浆,每环钻孔间隔注浆,采取前进式分段注浆和后退式分段注浆相结合的方式;
S8,在超前帷幕注浆结束后,在洞口进行套拱立模,并预埋导向管,然后浇筑混凝土;
S9,管棚安装:
利用套管跟进的方法钻进,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钻进成孔,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管棚(6);
S10,管棚内放置磁性花管:
在管棚(6)内放置磁性花管(2),通电导线(4)与外部可控开关电源(12)连接,通过外部可控开关电源(12)调节磁性花管(2)磁场大小;
S11,制备磁性浆液:
S12,管棚注浆:
通过注浆管(1)向管棚(6)进行磁性浆液注浆,注浆应遵循着:先两侧后中间、跳孔注浆、由稀到浓的原则;
S13,布置超前小导管的预钻孔孔位,并在所述预钻孔孔位进行打孔操作,以获得预注浆孔;
S14,将超前小导管(5)打入所述预注浆孔,并对所述超前小导管(5)进行固定操作;
S15,超前小导管(5)内放置磁性花管:
在超前小导管(5)内放置磁性花管(2),通电导线(4)与外部可控开关电源(12)连接,通过外部可控开关电源(12)调节磁性花管(2)磁场大小;
S16,制备磁性浆液:
S17,通过注浆管(1)对超前小导管(5)进行注浆操作,以获得隧道开挖前的预支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棚和超前小导管进行磁性浆液注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S11和S16中磁性浆液由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磁粉、水泥、水、分散剂、消泡剂和减水剂配置而成,具体比例为:水灰比0.2~0.4,磁粉掺量10%~30%,分散剂5%,消泡剂2%,减水剂1%,环氧树脂乳液:固化剂=1: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棚和超前小导管进行磁性浆液注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花管(2)上钻有直径10~16mm的花管孔,花管孔的孔间距为15~20cm,花管孔在磁性花管(2)的管壁上呈梅花形布置,磁性花管(2)的尾部未钻有花管孔的长度至少1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棚和超前小导管进行磁性浆液注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在拱顶150°范围内打设,且环向间距20~30cm,管棚的外插角为1~3°,搭接长度不小于1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棚和超前小导管进行磁性浆液注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中对管棚(6)的钢管进行管内注浆时,要安排排气管,并使终压值达到至少1.0MPa,并稳定至少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棚和超前小导管进行磁性浆液注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4~S17的具体操作为:
将超前小导管(5)前端加工成尖锥状,管壁上按照设计要求设有出浆孔;
按照梅花形设计要求在开挖面上准确设定本循环需设的超前小导管(5)的位置;
采用风钻进行钻孔,超前小导管(5)外插角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作,尾部与钢架焊接在一起,超前小导管(5)与线路中线方向平行;
超前小导管(5)由专用顶头顶进,顶进钻孔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超前小导管(5)顶进时,保护管口不受损变形,以便与注浆管路连接;
检查超前小导管(5)孔口是否达到密闭标准,以防漏浆;
超前小导管(5)尾端外露足够长度,并与钢支撑焊接在一起;
采用注浆机注浆,磁性浆液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注浆压力为0.5~1.0MPa,按单管达到要求注浆量作为结束标准,注浆结束后,将管口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93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