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釜内部管道结构及反应釜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14595.9 | 申请日: | 202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2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徐呈艺;杨林娟;江玮;王勇;陈超;王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职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江苏南通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79 | 代理人: | 滕俊强 |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内部 管道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反应器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内部管道结构及反应釜,包括釜顶,所述釜顶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釜顶顶部一侧靠近正面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放料仓,所述釜顶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投料口,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气管、进料孔、打击扇和进料管达到了提高了反应的效果的目的,原料吸出后经过打击扇,打击扇被气流吹动旋转,旋转的打击扇与原料接触,将原料击碎,达到了提高了原料反应效果的目的,部分原料从进料孔中流出,加大了投料时的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反应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反应釜内部管道结构及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广义上理解是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的容器,反应釜通过外界向内延伸多个管道,进行投料。
目前,操作人员在进行物理或者化学反应时,为了保证反应发生时环境的稳定性,为此,操作人员会使用反应釜进行试验工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是通过投料管进行投料,在此操作的过程中,小型颗粒状的固态原料需要投放到管道内部,当固态原料体积较大时,容易导致在管道内部凝结成块,严重影响原料和原料的反应效果,影响最终试验的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内部管道结构及反应釜,具有提高了反应的效果,对排出的废气处理效果好的优点,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气管、进料孔、打击扇和进料管达到了提高了反应的效果的目的,旋转的打击扇与原料接触,将原料击碎,达到了提高了原料反应效果的目的,部分原料从进料孔中流出,加大了投料时的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内部管道结构及反应釜,包括釜顶,所述釜顶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壳,所述釜顶顶部一侧靠近正面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放料仓,所述釜顶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投料口,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远离投料口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内壁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打击扇,所述第二气管的内壁且位于打击扇的底部开设有进料孔,所述放料仓背部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料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釜顶外表面的底部等角度螺纹连接有螺栓组件,所述釜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安装有釜体,所述釜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釜体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料口,所述电机的底部传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投料口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观察板,所述釜顶背部的中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背部固定连通有气箱,所述气箱的顶部开设有漏气孔,所述气箱背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水管,所述气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气箱背部的顶部固定连通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内侧靠近正面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排气管两侧靠近背部的位置开设有排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位于放料仓背部的位置,所述进料管的底部与第一气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进料管的顶部与放料仓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底部与第二气管的顶部固定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打击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进料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进料孔斜面的中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三十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搅拌器的数量为两个,底部所述搅拌器的旋转轨迹与釜体内腔的底部相接触,两个所述搅拌器呈“十”字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投料口通过螺钉与盖板固定,所述投料口呈圆形,所述盖板呈圆形,所述观察板为透明材质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料口的顶部与釜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排料口的正面设有第一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顶部靠近正面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排气管连通到气箱内腔靠近背部的位置,所述排气孔呈矩形,所述排气孔的数量为六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职业大学,未经南通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4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