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油污泥制备的隔声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14569.6 | 申请日: | 202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何奇;张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定边县冠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28/04;C04B111/40;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86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污泥 制备 隔声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油污泥制备的隔声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轻烧含油污泥;2、研磨轻烧后的物料;3、制板;将含油污泥轻烧后磨细的物料与水泥、水拌制成浆体;将发泡剂与水用发泡机充分发泡成泡沫;将浆体和泡沫搅拌均匀,并注入模具中成型,经过养护,形成一种具有大量封闭气孔的隔声材料。本发明可以解决含油污泥减量化、水洗以及热脱附后剩余固相二次利用的问题,可实现资源化的应用,真正解决危险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制备的隔声板采用了无害化工艺阶段的余热进行蒸汽养护,成型快,能源利用率高,工艺较之传统的加热养护、烧结,更加节能,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制备新材料,尤其涉及含油污泥制备隔声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和原油生产储运系统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其含有大量石油类物质,大量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还含有病原菌、寄生虫、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及多氯联苯、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油基钻井产生的含油污泥中还含有地下的泥沙、岩石,以及钻井液中带入的重晶石、氯盐等成分。如不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而随意排放,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进一步地,如果不进行资源化处理,将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目前含油污泥常见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方法为热水洗、热脱附等,均能回收污泥中的原油,但剩余的固相物质处置一直是该领域的难题。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对剩余固相进行填埋、作为建筑材料(铺设路基、制砖、护坡和筑坝等)等。但剩余固相作为危险废弃物很多地区已经明确禁止填埋;用作建筑材料,很多省市虽都做了豁免,但由于产品质量差,市场需求量少,一直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申请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除制砖外,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剩余固相物质,其资源化的利用也呈现多样化,主要有生产燃料、制作橡胶填料和制作吸附材料等。如专利文献1(CN110628481A)公开了一种利用油泥制备油泥煤的方法。专利文献2(CN109201000A)公开了一种油气田污油泥一步制造活性炭吸附剂的方法。专利文献3(CN101020792A)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制备橡胶填料剂的方法。
申请人经过长期科研攻关,首倡和引领行业“绿色降噪”、“以废降噪”的新发展方向,在传统建筑材料之外,一直致力于含油污泥制备建筑新材料的攻关研发,尤其是微粒板材。充分利用含油污泥固废制备微粒板,还要兼具耐水、耐火和力学性能优异的微粒板材,一直以来都是行业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含油污泥制备的隔声板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问题,并可以提供一种新型隔声材料。
一种用含油污泥制备的隔声板,包括含油污泥轻烧后磨细的物料、水泥、水和发泡剂;所述含油污泥轻烧后磨细的物料占其与水泥总重的20~50%;将发泡剂与水用发泡机充分发泡成泡沫,所述泡沫占所述含油污泥轻烧后磨细的物料与所述水泥总重的1-4%。
进一步的,所述泡沫的密度为0.02-0.05g/cm3。
一种用含油污泥制备的隔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轻烧含油污泥;轻烧的温度为700~900℃,将含油污泥中的有机物完全烧掉,同时含油污泥中的硅铝钙质矿物成分发生分解;
2、研磨轻烧后的物料;将轻烧后的物料磨细至比表面积350m2/kg以上;
3、制板;将含油污泥轻烧后磨细的物料与水泥、水拌制成浆体;将发泡剂与水用发泡机充分发泡成泡沫;将浆体和泡沫搅拌均匀,并注入模具中成型,经过养护,形成一种具有大量封闭气孔的隔声材料。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轻烧后的物料磨细至比表面积为400~450m2/kg。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含油污泥轻烧后磨细的物料占其与水泥总重的2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定边县冠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定边县冠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4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