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及控温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11518.8 | 申请日: | 2022-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4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亮;葛文彪;万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吴甘棠 |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恒温 冷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且协同作用的蓄冷单元A、温控单元B、供液单元C;
所述蓄冷单元A包括制冷主机(1)、蓄冷水箱(3)、蓄冷循环泵(32)通过管路构成循环回路;
所述温控单元B包括换热器(7)、缓冲水箱(9)、第二电动二通调节阀(26)、温控循环泵(28)、电动三通调节阀(21);
所述供液单元C包括缓冲水箱(9)、负载(15)、第一电动二通调节阀(17)、电动三通调节阀(21);
所述温控单元B、供液单元C的管路上均安装有若干温度传感器,温控单元B的管路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
所述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以换热器(7)为纽带,根据供回液管路中各温度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的反馈,调节温控单元B中温控循环泵(28)频率及第二电动二通调节阀(26)、电动三通调节阀(21)的开度,继而调节进入换热器(7)内冷、热流体的流量进行热交换,最终使缓冲水箱(9)内液体始终维持在设定温度范围之内,达到良好的温度控制效果,继而能够对负载(15)设备提供持续可靠的恒温冷却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B以换热器(7)为核心形成两组循环回路;
蓄冷水箱(3)、换热器(7)、第二电动二通调节阀(26)、温控循环泵(28)通过管路连接形成一组循环回路;
换热器(7)、缓冲水箱(9)、电动三通调节阀(21)、流量传感器(23)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另一组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单元C还包括待机小泵(12)、电加热(16)、第一供液泵(18)、第二供液泵(19);缓冲水箱(9)、待机小泵(12)、负载(15)、电加热(16)、第一电动二通调节阀(17)、第一供液泵(18)、第二供液泵(19)、电动三通调节阀(21)、流量传感器(23)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小泵(12)、第一供液泵(18)、第二供液泵(19)、温控循环泵(28)均为变频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单元A、温控单元B、供液单元C均包括多套节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水箱(3)、缓冲水箱(9)内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二通调节阀(17)、电动三通调节阀(21)、第二电动二通调节阀(26)均为比例调节型电动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单元A、温控单元B、供液单元C的供液管路上均装有压力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大负载恒温供液冷却装置的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蓄冷单元A中制冷主机(1)使蓄冷水箱(3)中液体维持稳定的低温,其温度自主设定调节,蓄冷水箱(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通过温度和液位计算系统储存的冷量;
步骤2:供液单元C中缓冲水箱(9)为负载(15)提供恒定温度、可变流量的冷却液;其中:对于热流密度小的热负载,依靠待机小泵(12)和第一电动二通调节阀(17)旁通调节进行低流量供液;对于热流密度大的热负载,通过比较设定流量和总回液流量来自动判断第一供液泵(18)和第二供液泵(19)的启停和频率;
步骤3:根据缓冲水箱(9)内温度传感器、液位计及管路上的流量传感器(23)、第五温度传感器(24)的反馈,控制电动三通调节阀(21)的开度,进而调节热端进入换热器(7)的流量。即对负载(15)降温后的冷却液,经电动三通调节阀(21)分流,一路直接流回缓冲水箱(9),另一路与换热器(7)内低温液体热交换后,再流回至缓冲水箱(9);
步骤4:温控单元B中蓄冷水箱(3)内低温液体通过温控循环泵(28)变频调节进入换热器(7)的冷流体流量,并经第二电动二通调节阀(26)旁通对流量进一步调节,再与供液单元C中回液进行热交换;
步骤5:温控单元B中电动三通调节阀(21)根据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14)及流量传感器(23)的反馈,调节回液进入换热器(7)的流量,与蓄冷单元A中低温液体进行热交换,继而维持缓冲水箱(9)内的冷却液温度稳定;
步骤6:电加热(16)根据缓冲水箱(9)内温度传感器和管路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14)的反馈,对回液进行热补偿,进一步确保缓冲水箱(9)内冷却液温度稳定;
步骤7:蓄冷单元A、温控单元B、供液单元C中形成多个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115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