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空间区域分解并行加速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6712.7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5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斌;姜乃斌;李捷;马宇;王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2;G06F17/1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范伟民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征 空间 区域 分解 并行 加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空间区域分解并行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特征线方法对反应堆堆芯进行计算,得到细网格与特征线段;
获取特征线与细网格交点的出射角通量并进行计算,得到细网格的平均标通量;
通过内外迭代策略对细网格的平均标通量进行求解,得到中子标通量分布和堆芯增值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空间区域分解并行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特征线方法对反应堆堆芯进行计算,得到细网格与特征线段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通过特征线方法对反应堆堆芯进行计算,获取空间区域与特征线;
通过特征线对空间区域进行划分处理,得到细网格与特征线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空间区域分解并行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线为特征线形式的多群中子输运方程,其表达式具体如下所示:
上式中,表示中子角通量,g表示能群标号,i表示MOC细网格编号,t表示特征线编号,m表示方位角编号,n表示极角编号,s表示特征线坐标,表示MOC细网格i的g群总截面,qg,i表示网格i的g群源项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空间区域分解并行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特征线与细网格交点的出射角通量并进行计算,得到细网格的平均标通量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基于平源近似原理,获取特征线与细网格交点的出射角通量;
求取特征线段上的积分方程并进行取平均处理,得到特征线段的平均角通量;
基于特征线段的方位角与极角,对特征线段的平均角通量进行方向求积组处理,得到细网格的平均标通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空间区域分解并行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网格的平均标通量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上式中,φg,i表示细网格i的g群平均标通量,ωm表示方位角m的权重,ωn表示极角的权重,表示细网格i的方向m,n的g群平均角通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空间区域分解并行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内外迭代策略对细网格的平均标通量进行求解,得到中子标通量分布和堆芯增值因子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根据中子角通量的连续条件,得到中子角通量的传播方程;
考虑中子角通量在细网格的方向,结合反射边界条件,构建循环射线;
根据中子角通量的传播方程,对出射角通量进行特征线扫描处理,将出射角通量表示为入射角通量和细网格源项的线性函数;
对入射角通量和细网格源项的线性函数进行等价线性变化,构建线性方程组;
基于并行广义极小残差算法对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
对求解结果进行特征线扫描,得到中子标通量分布和堆芯增值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基于特征线的空间区域分解并行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并行广义极小残差算法对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求解结果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获取输入向量输入至任一空间区域,所述输入向量为出射角通量和入射角通量;
根据角通量连续条件,对相邻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通信,交换内边界入射角通量信息;
基于并行广义极小残差算法接口,结合内边界入射角通量信息与输入向量进行计算,得到求解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67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