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起锚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06472.0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3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昆;劳春邦;卢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21/22 | 分类号: | B63B21/22;B08B1/02;B08B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陈岑 |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起锚机 | ||
本发明涉及控制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起锚机。其技术方案包括:固定环架、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第一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支撑轴架,第一支撑轴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传送滑轮,第一支撑轴架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架,固定环架的内侧限位固定有与传送滑轮对应的清理环架,固定环架底部的第一底座顶部滑动安装有收集盒。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传送滑轮、固定环架、清理环架与清理毛刷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将铁链表面粘附的杂质进行清理,使清理后的杂质可以方便落入收集盒内进行收集,过设置有限位盘、限位轮、限位槽与防护罩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避免铁链在牵引时发生打滑的情况,可以降低打滑对铁链造成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用起锚机。
背景技术
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现代化的轮船,其中有客轮、货轮和油轮,正在从事着各种关系到人类命运的全球性商业航运,在船舶停船期间为了能够固定船舶不会随着水流漂走,通常需要使用到船锚,而船锚,是锚泊设备的主要部件,铁制的停船器具,用铁链连在船上,把锚抛在水底,可以使船停稳,抛锚停泊是船舶常用的停泊方法,通过船上以锚链或锚索连接的锚抛入水中着地,并使其啮入土中,锚产生的抓力与水底固结起来,把船舶牢固地系留在预定的位置,同时当内河船向下游顺水航行停泊时,为保障安全和避免调头,常采用船尾抛锚来避免掉头,由于船锚对船舶而言是安全必不可少的设备,且其主要作用就是固定稳定船舶,所以船锚对于船员而言象征着安定、安全感,在船舶需要行驶时,通常需要利用起锚机将船锚从水底拉出,以便使船舶能够正常行驶,其中申请号为“CN207536101U”所公开的“一种新型船舶用起锚机”,其已经解决了目前的起锚机大多结构较为简单,单纯的依靠电机与转轴的配合将锚绳拉起,拉起过程中锚绳处于紧绷状态很容易产生磨损或对船体造成损伤,从而缩短了使用寿命,增加了使用成本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112429151A”所公开的“一种船舶用液压起锚机”,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现有的起锚机大多分为手动起锚机,液压起锚机,蒸汽起锚机,其中液压起锚机为现代大中型船舶广泛采用,现有的液压起锚机在使用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一,收锚过程中需要将锚链收入并缠绕至链轮,电机带动转动锟匀速转动,导致锚链在转动收缩过程中堆积在链轮中部,易造成“脱链”;其二,锚链长期置于海底受锈蚀后,制动止链器的销轴因位置锈蚀导致限位偏差造成销轴发生弯折,制动效率大大降低,无法正常放锚,甚至造成船锚丢失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船舶用起锚机还存在诸多缺陷,如:用于固定锚的铁链在水中容易粘附较多的漂浮物等垃圾杂质,在起锚的过程中容易使杂质粘附在铁链上带到船舶上,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清扫,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多的麻烦,不方便将铁链上粘附的杂质进行清理,同时在起锚的过程中,不方便对铁链进行限位,容易在卷收铁链时,使铁链发生打滑的情况,导致铁链与卷收机构产生较大的摩擦,造成卷收机构以及铁链发生磨损的情况,降低了铁链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船舶用起锚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用起锚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起锚机,包括固定环架、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支撑轴架,所述第一支撑轴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传送滑轮,所述第一支撑轴架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架,所述固定环架的内侧限位固定有与传送滑轮对应的清理环架,所述固定环架底部的第一底座顶部滑动安装有收集盒,所述第一底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轴架,所述第二支撑轴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之间固定安装有限位轮,所述第二支撑轴架一侧的第二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6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