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面板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04697.2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2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G09G3/32;G09G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驱动 方法 | ||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和与所述子像素对应连接的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阶段包括所述第一复位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其中,数据写入阶段的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起始时刻之后、所述发光阶段的起始时刻之前,所述第一复位阶段至少用于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脉冲周期和第二脉冲周期,所述第一脉冲周期下,所述发光阶段中的发光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一占空比;所述第二脉冲周期下,所述发光阶段中的发光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为第二占空比,其中,所述第一占空比大于所述第二占空比;
在所述第一脉冲周期下,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起始时刻与所述数据写入阶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为t1;在所述第二脉冲周期下,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起始时刻与所述数据写入阶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间隔为t2,其中,t1<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脉冲周期下,单个所述第一复位阶段对应的有效脉冲宽度为t11;在所述第二脉冲周期下,单个所述第一复位阶段对应的有效脉冲宽度为t12,其中,t11<t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包括补偿阶段和写数据阶段,所述补偿阶段和所述写数据阶段同时进行;所述数据写入阶段的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终止时刻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模块和补偿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补偿模块连接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栅极之间,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和所述补偿模块同时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包括第一子阶段和第二子阶段,所述第一子阶段至少用于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进行复位,所述第二子阶段至少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进行补偿;所述第一子阶段的起始时刻位于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之间,所述第一子阶段的终止时刻位于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终止时刻之后;所述第二子阶段位于所述第一子阶段的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终止时刻之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模块和补偿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补偿模块连接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栅极之间;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和所述补偿模块的控制端分别连接不同的控制信号端;所述补偿模块在所述第一子阶段和所述第二子阶段均导通,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在所述第二子阶段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脉冲周期下和所述第二脉冲周期下,至少执行N次所述第一复位阶段和N次所述数据写入阶段,其中,第i次数据写入阶段的起始时刻位于第i次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起始时刻之后,1≤i≤N,i为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脉冲周期下,第m次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起始时刻与第m次所述数据写入阶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第m+1次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起始时刻与第m+1次所述数据写入阶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2,其中,1≤m<N,t01=t02;
在所述第二脉冲周期下,第m次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起始时刻与第m次所述数据写入阶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21,第m+1次所述第一复位阶段的起始时刻与第m+1次所述数据写入阶段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22,其中,t21=t22,t21>t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46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