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塑管热压接合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04077.9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贝业森;曹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蔡司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68 | 分类号: | F16L55/168;F16L55/17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卓然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2 | 代理人: | 龚旻晏 |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塑管 热压 接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铝塑管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塑管热压接合装置,本发明包括固定半夹体、游移半夹体、拉架、夹持体、陶瓷座、电导热条、热压接合半管,所述固定半夹体和所述游移半夹体的两侧边均焊接固定设有耳板,所述拉架的前端钩在所述固定半夹体上的所述耳板的外侧,在所述拉架的外侧固定设有螺纹筒且在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设有螺杆且在所述螺杆的外端固定设有握把横杆。本发明相比现有的修复工艺以及设备本申请通过在损坏体的外部套装夹铝材料的半开管并通过电加热条设备对热压接合半管的开口缝进行热熔完成修复,这样的方式相比现有技术可更快的恢复对破损口的密封并且无需对管道进行切割对管道内部介质的污染风险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塑管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铝塑管热压接合装置。
背景技术
铝塑管的结构已经十分常见,当管道受外部钝力撞击或锐力穿刺后发生泄露需要中止管道内部介质传输后将破裂的局部切割后将完整的大口径管段套装在待修复管的两端并通过密封结构进行密封由于内嵌了铝管使得管道在切割修复时操作比较复杂并且需要长时间中断介质传输,恢复速度慢,且切割管口具有较大的使碎屑以及外部污染物侵入管道内部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铝塑管热压接合装置,其解决了上述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铝塑管热压接合装置,包括固定半夹体、游移半夹体、拉架、夹持体、陶瓷座、电导热条、热压接合半管,所述固定半夹体和所述游移半夹体的两侧边均焊接固定设有耳板,所述拉架的前端钩在所述固定半夹体上的所述耳板的外侧,在所述拉架的外侧固定设有螺纹筒且在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设有螺杆且在所述螺杆的外端固定设有握把横杆,所述螺杆的前端穿过所述拉架且在其前端固定设有压盘,通过所述压盘抵压在所述游移半夹体上使所述游移半夹体和所述固定半夹体夹合,所述压盘的动力源通过所述螺杆和所述螺纹筒的螺旋副配合实现,所述握把横杆用于转动所述螺杆时加力。所述固定半夹体和所述游移半夹体的内壁螺栓固定设有陶瓷座且所述电导热条固定在所述陶瓷座的前端,所述电导热条外接有导线用于供电,两个所述热压接合半管对开夹套在待修复管道的裂缝开口处,所述夹持体固定在所述固定半夹体以及所述游移半夹体的内壁且位于所述电导热条的两侧,所述夹持体的前端在作业时先于所述电导热条与所述热压接合半管接触并对其进行夹持,在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筒的螺旋副配合下将所述压盘下压直到所述电导热条抵接在两个所述热压接合半管的开口缝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半夹体的两侧的所述耳板上间隔固定设有导向滑杆,而在所述游移半夹体的两侧的所述耳板上间隔固定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供所述导向滑杆穿过对所述游移半夹体的滑动轨迹起导向作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半夹体的两侧的所述耳板上间隔固定设有导向滑杆,而在所述游移半夹体的两侧的所述耳板上间隔固定设有导向孔,在所述导向孔内嵌装固定设有由陶瓷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滑套,所述导向滑杆由陶瓷或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所述导向滑杆可滑动插装于嵌装固定在所述导向孔内的滑套内。
优选的,所述导向滑杆插装进所述导向孔后与所述导向孔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热压接合半管的内壁两端对称固定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热压接合半管的内曲面壁贴合在待修复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热压接合半管的内壁上沿所述热压接合半管的轴线方向等距间隔固定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的左右端面与所述热压接合半管的左右端面平齐,对开的所述橡胶密封圈压合在待修复管道外部后形成环状的密封圈将长条状的裂缝分割为多个压力段并由所述橡胶密封圈形成密封,方便快速形成密封。
优选的,所述热压接合半管的侧边平面端上各固定设有一条齐边凸缘条和齐边凹槽,所述齐边凸缘条可吻合嵌装于对向的所述齐边凹槽内,在所述夹持体的夹持下使得两个对开设置的所述热压接合半管抱合在待修复管道的外部对其形成良好的外部支撑力同时通过内部的所述橡胶密封圈实现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蔡司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蔡司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4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