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03052.7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占军;刘犇;张东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6D69/04 | 分类号: | F16D69/04;F16D69/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赵禛 |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列车 制动闸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它包括背板(1)、浮动式调整器(2)、摩擦块体(3)和卡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体(3)包括小扇形摩擦块体(3-1)和大扇形摩擦块体(3-2);
所述背板(1)包括安装基板(1-1),所述安装基板(1-1)设置为大扇形圆环,大扇形圆环包括两个拼接的小扇形圆环,两个小扇形圆环的圆心角和圆弧直径均相等,两个小扇形圆环之间通过调节筋(1-4)连接;所述安装基板(1-1)的前侧面上沿安装基板(1-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四组用于安装所述浮动式调整器(2)的安装位(1-5);
所述浮动式调整器(2)安装于背板(1)上,浮动式调整器(2)包括调节板(2-1)、调整器球座(2-2)和调整器球面体(2-3),调节板(2-1)后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调整器球面体(2-3),调整器球面体(2-3)的顶端设置有调整器安装凸台(2-6),浮动调节板(2-1)的后侧面由调整器球面体(2-3)向外辐射设置有方向向前的倾斜角,浮动调节板(2-1)的壁厚由心部向外侧逐渐减小;调节板(2-1)呈四叶草状,调节板(2-1)上部的两个叶草之间的间距比调节板(2-1)下部的两个叶草之间的间距宽,两个所述小扇形摩擦块体(3-1)对称安装在调节板(2-1)较窄的一端,两个大扇形摩擦块体(3-2)对称安装在调节板(2-1)较宽的一端,每四个摩擦块体(3)为一组形成互锁,调节板(2-1)上部的两个叶草的根部之间设置有径向凸起,径向凸起的轴向设有定位凸销(2-5);调节板(2-1)的每叶草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调整器球座(2-2),调整器球座(2-2)包括大球窝(2-2-1)、直筒(2-2-2)和小球窝(2-2-3),调整器球座(2-2)的心部开设有通孔(2-4),大球窝(2-2-1)和小球窝(2-2-3)之间通过直筒(2-2-2)过渡连接,小球窝(2-2-3)的底部与通孔(2-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1-1)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销孔(1-3),安装基板(1-1)的后侧面上靠近外圆面一侧设置有外弧形卡槽(1-2),安装基板(1-1)的后侧面上靠近内圆面一侧设置有内弧形卡槽(1-2’);每组所述安装位(1-5)均包括安装凸台导位孔(1-5-2)、定位孔(1-5-3)和闸片通孔(1-5-4),四个用于安装闸片的所述闸片通孔(1-5-4)沿安装位(1-5)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用于装配安装凸台的所述安装凸台导位孔(1-5-2)设置于安装位(1-5)的中部,安装基板(1-1)的前表面上与安装凸台导位孔(1-5-2)同轴设置有曲面凹槽(1-5-1),安装基板(1-1)的后表面上与安装凸台导位孔(1-5-2)同轴设置有紧固件凹槽(1-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体(3)包括摩擦材料层(3-3)、粘结层(3-5)和衬托(3-6),摩擦材料层(3-3)的中部设置有中孔(3-4),中孔的面积为摩擦块面积的5~15%,粘结层(3-5)设置于摩擦材料层(3-3)与衬托(3-6)之间,摩擦材料层(3-3)、粘结层(3-5)和衬托(3-6)通过预成型再热压烧结成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3-5)的材质为铜、铁、镍、铬或者锡的金属粉,或者铜、铁、镍、铬或者锡的合金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层(3-3)包括小扇形摩擦块(3-3-1)和大扇形摩擦块(3-3-2),小扇形摩擦块(3-3-1)和大扇形摩擦块(3-3-2)对应的圆心角相等并且均为8.4°~9.4°,小扇形摩擦块(3-3-1)的小扇形摩擦块上弧长(3-3-1-1)对应圆半径为240~246mm,小扇形摩擦块下弧长(3-3-1-2)对应圆半径为185~195mm,小扇形摩擦块上弧长(3-3-1-1)与小扇形摩擦块下弧长(3-3-1-2)之间的弧长间距为50~56mm;大扇形摩擦块上弧长(3-3-2-1)对应圆半径为303~313mm,大扇形摩擦块下弧长(3-3-2-2)对应圆半径为246~256mm,大扇形摩擦块上弧长(3-3-2-1)与大扇形摩擦块下弧长(3-3-2-2)的弧长间距为55~6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30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