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稀土料液中杂质的去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02609.5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罗棋;张江华;麦耀彬;赵冬冬;李恒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庆兴邦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24 | 分类号: | C22B3/24;C22B3/42;C22B5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都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7 | 代理人: | 刘新雷 |
| 地址: | 5266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交换 树脂 稀土 料液中 杂质 去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去杂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稀土料液中杂质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酸性氯化料液流过树脂柱,料液中杂质吸附到树脂中,流出的稀土料液即为除杂后干净料液;S2、将S1所用过饱和离子交换树脂,用水清洗,杂质洗出到水里,完成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该离子交换树脂在S1中重复循环使用。本发明提出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稀土料液中杂质的去除方法,本发明用离子交换树脂从氯化稀土料液中除去杂质的方法,能将铁离子等杂质从稀土料液中选择性分离,工艺简单,不消耗酸碱、不乳化、分离效果好,成本低,能提升后续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稀土元素的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去杂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稀土料液中杂质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中铁等杂质含量高,在将精矿用盐酸溶解为稀土料液过程中,铁以离子形式进入稀土溶液。在稀土分离提纯过程中,稀土溶液中铁杂质含量过高将导致稀土萃取分离时产生乳化现象,造成有机相以及稀土的损失,对稀土萃取分离过程危害巨大,因此要求进入萃取分离工艺的稀土料液含铁不超过0.0001g/L。
目前,稀土湿法冶金中除铁应用较多的方法是中和水解法与萃取法。中和水解法易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吸附部分稀土元素,导致渣量大且造成稀土元素损失,胶状沉渣也导致浆液过滤性差,而且除铁不彻底,效果不理想。萃取法一般是用N235萃取剂在酸性条件下萃取除稀土料液中的铁,然后用水反洗再生N235萃取剂。由于稀土氯化料液内杂质成分复杂,萃取法除铁时容易出现乳化现象,造成萃取有机相损失和稀土损失。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合适、方便、选择性更好的从南方离子型稀土氯化液中除铁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稀土料液中杂质的去除方法。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稀土料液中杂质的去除方法,本发明用离子交换树脂从氯化稀土料液中除去杂质的方法,能将铁离子等杂质从稀土料液中选择性分离,工艺简单,不消耗酸碱、不乳化、分离效果好,成本低,能提升后续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稀土元素的收率;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在酸度条件下容易吸附铁离子,并对稀土金属离子吸附能力不强的特性,通过离子交换将铁离子与稀土金属离子分离;然后利用在中性解吸条件下,对铁离子解吸,以达到分离铁离子和纯化稀土料液的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稀土料液中杂质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酸性氯化料液流过树脂柱,料液中杂质吸附到树脂中,流出的稀土料液即为除杂后干净料液;
S2、将S1所用过饱和离子交换树脂,用水清洗,杂质洗出到水里,完成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该离子交换树脂在S1中重复循环使用。
优选的,在S2中,用自来水或纯水清洗。
优选的,用自来水或纯水进行顺流或逆流清洗。
优选的,在S1中,树脂柱为填充了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柱。
优选的,将酸性氯化料液按照1BV/h-2BV/h的流速流过。
优选的,分离杂质是用离子交换树脂。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在酸度条件下容易吸附铁离子,并对稀土金属离子吸附能力不强的特性,通过离子交换将铁离子与稀土金属离子分离;然后利用在中性解吸条件下,对铁离子解吸,以达到分离铁离子和纯化稀土料液的目的。
本发明能将铁离子等杂质从稀土料液中选择性分离,工艺简单,不消耗酸碱、不乳化、分离效果好,成本低,能提升后续稀土萃取分离过程稀土元素的收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庆兴邦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德庆兴邦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26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