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02207.5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8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豹;王海波;孙东;程永;熊松;周天游;郭健;安晶潭;张露霞;杨乃康;张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冻融沉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和方法。一种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和方法,包括监测箱及多个分层块,监测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沉降块,多个分层块位于沉降块的底部并由上往下依次进行排列,多个分层块内均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内周壁转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中间固定连接有活动丝杆,活动丝杆的外周壁螺纹连接有丝杆套,丝杆套的外周壁铰接相连有多个连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和方法,能够在活动丝杆进行转动后,改变传感器于分层块内所处的位置,并能够控制其缩回分层块内或者从分层块内露出而与冻土接触,以使其能够对冻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感应,达到对冻土融沉情况进行监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冻融沉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青藏高原被称之为“世界屋脊”以及“第三极”它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海拔和最复杂的地形条件,包含地球系统的所有圈层。由于独特的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使其在全球以及局部区域气候系统的演化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着季节冻土、多年冻土和高山冰雪资源,这使它孕育了多条亚洲的大江大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40%。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作为构成我国冰冻圈以及青藏高原下垫面的重要组分,它的变化对于寒区生态环境、水文过程、陆气间水热交换、气候变化以及地面路基建设等均有显著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青藏高原经历了比周边地区更剧烈的升温过程。在气温升高的影响下,区域内多年冻土发生快速、广泛的退化,表现为活动层厚度增加、多年冻土面积变小、多年冻土厚度逐渐减薄以及形成地面沉降等。
气候与多年冻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连接它们的活动层密不可分,活动层水分-能量传输过程是实现大气与多年冻土之间相互反馈的纽带。目前,对活动层水热过程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多年冻土变化的重要内容,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准确表征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水热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多年冻土变化情况和理解其对多年冻土区水文和生态系统特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季冻区域,由于气候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冻融循环作用对道路的沉降产生较大的影响。
为了对青藏高原地区土壤冻融对冻土工程的影响,一般需要利用不同植被类型,不同盖度土壤水文特征数据,结合活动层土壤水热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现有的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不方便用户对装置进行相应的调节,以使传感器基于装置所处的位置进行变动,从而使得用户在将装置埋设于冻土内或将装置从冻土内取出时不够方便,容易给用户在进行操作时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和方法,来解决上述中提到的现有的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和方法无法对绝缘外壳的切割长度进行定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冻融沉降的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箱及多个分层块,监测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沉降块,多个分层块位于沉降块的底部并由上往下依次进行排列,多个分层块内均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内周壁转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活动丝杆,活动丝杆的外周壁螺纹连接有丝杆套,丝杆套的外周壁铰接相连有多个连杆,多个连杆的端部铰接相连有ppr管,ppr管的端部设置有传感器,监测箱内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周壁设置有电路板,空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盖板。
步骤S1、将一个孔内所需要的传感器按照设计好的间距串联到一根三芯屏蔽线上;
步骤S2、用电锯把ppr管对半平分切开,然后用电钻在切好的一个一半ppr管内,按照监测的设计方案钻出满足监测要求数量和间距的并且能够使传感器漏出管外的小孔:
步骤S3、把连接好传感器的三芯屏蔽线放在钻好孔的半ppr管内,接着把传感器都塞入到相对应的孔内,并且要把传感器的感应头漏出管外,然后用胶固定好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2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货币的硬钱包支付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热油锅炉换热管振灰扫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