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铝塑膜的除尘收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1328.8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0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强;谢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小强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18/02;B65H23/26;B65H23/34;B08B5/04;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铝塑膜 除尘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铝塑膜的除尘收卷设备,涉及铝塑膜收卷技术领域,包括:收卷箱,收卷箱外端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口,隔板,隔板设于收卷箱内部,收卷箱内部被隔板分隔为传送腔和收卷腔两部分。该种用于铝塑膜的除尘收卷设备,铝塑膜生产时,将铝塑膜从第一通口放入传送腔,使其铝塑膜经过隔板处的第二通口进入收卷腔,让铝塑膜卷入收卷组件上,通过收卷组件将铝塑膜收卷整理,其次,除尘组件采用吸入收集灰尘的方式,克服灰尘易飘散的缺点,避免灰尘二次散布在铝塑膜周围,提升铝塑膜收卷除尘的便捷性,通过一个电机带动收卷组件和除尘组件同时工作,使得除尘、收卷同时完成,节省电能,提升铝塑膜生产收卷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塑膜收卷技术领域,具体是用于铝塑膜的除尘收卷设备。
背景技术
铝塑膜是一种三层膜,铝塑膜的主要结构为:ON/AL/CPP共三层主要物质构成,每层之间通过粘接性助剂复合,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的封装材料,目前是锂电池材料领域技术难度最高的环节,远超过隔膜、正极、负极、电解液。由于其特殊的效果和优点,铝塑膜在现代工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关于用于铝塑膜的除尘收卷设备,经检索发现,专利号为CN202122464855.8公开了一种铝塑膜加工用可调节的收卷装置,该种铝塑膜加工用可调节的收卷装置设置有放卷辊、辅助辊、调节辊和除尘结构,在铝塑膜生产过程中,其切割铝塑膜中,碎屑与铝塑膜收集辊,一起移动至车间内,通过中部的除尘结构,负压风机向外鼓风,经过除尘结构内的铝塑膜,经过负压空间,粉尘与碎屑,随气流流入至收集室内,隔网聚集一部分的碎屑,通过后续拆除隔网,达到集中清理的效果,然而该专利的除尘结构使用过程中,是向铝塑膜鼓风吹尘,对铝塑膜产生吹风时,虽然能将铝塑膜表面的灰尘吹干净,但是灰尘具有质量轻、易飘散的特点,当灰尘被风吹动后,依旧会有一些灰尘在机体周围飘散,使得灰尘可能会二次落入到铝塑膜上,导致铝塑膜收卷过程中除尘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用于铝塑膜的除尘收卷设备,铝塑膜生产时,将铝塑膜从第一通口放入传送腔,使其铝塑膜经过隔板处的第二通口进入收卷腔,让铝塑膜卷入收卷组件上,通过收卷组件将铝塑膜收卷整理,其次,除尘组件采用吸入收集灰尘的方式,克服灰尘易飘散的缺点,避免灰尘二次散布在铝塑膜周围,提升铝塑膜收卷除尘的便捷性,通过一个电机带动收卷组件和除尘组件同时工作,使得除尘、收卷同时完成,节省电能,提升铝塑膜生产收卷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铝塑膜的除尘收卷设备,包括:收卷箱,所述收卷箱外端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口,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收卷箱内部,所述收卷箱内部被所述隔板分隔为传送腔和收卷腔两部分,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通口的相对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口,收卷台,所述收卷台设于所述收卷腔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设于所述收卷台上,收卷组件,所述收卷组件设于所述限位框内部,用于对铝塑膜进行收卷整理,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设于所述限位框顶部,用于清理铝塑膜表面黏附的灰尘,及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于所述除尘组件内部,用于对所述除尘组件进行加固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限位框内部的收卷筒,所述收卷筒上套接有套筒,设于所述限位框外端一侧的伺服电机,设于所述伺服电机一端的驱动轴,且所述驱动轴一端与所述收卷筒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驱动轴上的主锥形齿轮,所述主锥形齿轮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及底端均设有次锥形齿轮,设于所述限位框顶部的除尘箱,所述除尘箱内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与所述次锥形齿轮配套使用的传动锥形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远离所述传动锥形齿轮一侧的旋转叶片,设于所述除尘箱外端一侧的吸尘腔,所述除尘箱底部开设有排尘口,所述排尘口底部设有收集盒。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除尘箱内部设有挡板,设于所述挡板内部的第一轴承,设于所述除尘箱内部靠近所述传动轴一侧的第二轴承,且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第一轴承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轴承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小强,未经曹小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1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