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300269.2 | 申请日: | 202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7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文宏福;叶俊峰;闻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欧莱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19/20;C22B19/30;C22B58/00;C25C1/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德强 | 
| 地址: | 5120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靶材中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盐酸溶解废旧靶材,溶解后加入单质锌进行铟置换,过滤,得到海绵铟和滤液;(2)将海绵铟压实,采用氢氧化钠熔铸得到铟阳极板,最后电解得到成品铟;(3)步骤(1)滤液中加入碱调节pH,过滤得到氢氧化铟固体和氯化锌溶液,将部分氯化锌溶液与碱混合反应得氢氧化锌固体,再将剩余氯化锌溶液与氢氧化锌固体混合反应得到碱式氯化锌。本发明提供的从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只采用一步酸溶方式,用金属锌置换铟,分离铟和锌两种金属元素,未引入第三种金属元素,整个过程工序简化,分离和转化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
背景技术
IZO废靶材中含有的稀散金属铟元素和锌元素,都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IZO废靶综合回收金属铟和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目前针对IZO废旧靶材缺乏行之有效的可同时回收铟和锌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阶段无法有效回收废旧靶材中铟和锌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盐酸溶解废旧靶材,溶解后加入单质锌进行铟置换,过滤,得到海绵铟和滤液;
(2)将所述海绵铟压实,采用氢氧化钠熔铸得到铟阳极板,最后电解得到成品铟;
(3)步骤(1)所述滤液中加入碱调节pH,过滤得到氢氧化铟固体和氯化锌溶液,将部分氯化锌溶液与碱混合反应得氢氧化锌固体,再将剩余氯化锌溶液与氢氧化锌固体混合反应得到碱式氯化锌。
在本发明一些优选具体实施例中,废旧靶材为废旧IZO靶材。
优选的,这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步骤(1)中,废旧靶材的粒径≤200μm;进一步优选的,废旧靶材的粒径≤180μm;再进一步优选的,废旧靶材的粒径≤150μm;当粒径不满足要求时,可以先破碎处理。
优选的,这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废旧靶材中的氧化铟含量为85-95wt%,氧化锌含量为5-15wt%;进一步优选的,废旧靶材中的氧化铟含量为88-92wt%,氧化锌含量为8-12wt%;再进一步优选的,废旧靶材中的氧化铟含量为90wt%,氧化锌含量为10wt%。
优选的,这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步骤(1)中,盐酸浓度为2-4mol/L。
优选的,这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步骤(2)中,电解的电压为0.18-0.25V;进一步优选的,电解的电压为0.2-0.4V;再进一步优选的,电解的电压为0.21-0.23V。
优选的,这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步骤(2)中,电解时,电解液中铟浓度为80-120g/L;进一步优选的,电解液中铟浓度为90-110g/L;再进一步优选的,电解液中铟浓度为95-105g/L。
优选的,这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步骤(2)中,电解温度为20-30℃;进一步优选的,电解的温度为22-27℃;再进一步优选的,电解的温度为25℃。
优选的,这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步骤(3)中,采用氨水进行pH调节;使用弱碱,方便控制pH值,防止使用强碱过量造成氢氧化锌反溶。
优选的,这种废旧靶材中回收铟和锌的方法,步骤(3)中,滤液中加入碱调节pH为4.5-5.5;进一步优选的,滤液中加入碱调节pH为4.8-5.2;再进一步优选的,滤液中加入碱调节pH为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欧莱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莱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欧莱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0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