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落计数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9819.3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7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吴迪;陈珞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C12M1/34;C12M1/36;C12M1/00;C12Q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道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78 | 代理人: | 郑盈 |
地址: | 315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落 计数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菌落计数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菌落计数系统包括一计数感应板和一计数感应装置,所述计数感应板包括一底板、多个网格和一感应元件,每所述网格和所述感应元件按序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计数感应装置包括一控制模块以及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感应模块、一计数模块、一存储模块、一纠错模块和一显示模块,使用时,所述计数感应装置和所述计数感应板分别被置于一培养皿的上方和下方,在所述控制模块的作用下,所述感应元件与所述感应模块相配合,感应每所述网格中的菌落数及所述培养皿中的菌落总数、菌落大小及分布,在不改变原来培养皿的方式上进行自动化菌落计数及大小测量,简单方便,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药品等产品卫生质量的优劣。菌落总数的测定常用来判断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以便对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微生物检测过程中,菌落数量的测定通常涉及到活菌菌落计数和菌落形态大小的观察。目前,在菌落计数问题上,通常依靠人工来数,对于菌落较少或者较大的菌团来说,还比较容易计数,但对于菌落数目较多的情况下,计数繁琐,仅依靠人工计数不但耗时和费力,而且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容易漏掉,容易混乱,导致计数不准确,给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带来挑战,此外,人工计数后,还需要再用测量工具来测量菌落大小,步骤繁琐。即使采用摄像机拍摄后再计数,也存在由于摄像不清导致计数不准确的情况。
另外,当需要统计不同浓度的细菌菌落时,往往需要多个培养皿来培养,浪费了资源,并且不便于比较,难以很明确的统计不同浓度的细菌培养情况。因此,急需解决菌落计数存在的复杂问题,以及解决不同浓度的细菌培养问题,为细菌的检测提供更加精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和方法,可在同一个培养皿和培养基的基础上培养多个浓度的细菌,对多个浓度的细菌植入进行区分并计数不同浓度的菌落生长情况,便于比较,节约资源。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和方法,通过培养皿的保护盖进行重新设计,以配套现有的培养皿进行使用,可精准统计同一个培养皿中的不同浓度的细菌菌落培养状况。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及方法,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的培养皿的基础上,进行准确计数,解决了菌落计数繁琐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及方法,其中所述菌落计数系统不仅能够准确计量菌落数量,而且能够测量菌落大小,且对不同形态或者说不同代销的菌落进行分类统计。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菌落计数系统通过提供一个计数感应板和计数感应装置将培养皿中的菌落划分为多个区域进行独立计数,并且能够纠错,防止重复计数,提高了计数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和方法,半自动化系统,操作简单,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有效提高了菌落计数的精准度与速度,从仪器方面使计数工作变得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和方法,通过不同程度的分区,可与现有的各种各样的计数需求的培养皿配套使用,应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和方法,在可视化条件下智能计数,尤其适于计数复杂、计数量较大的细菌培养环境使用,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和方法,其中底板的上表层和下表层均具有防滑功能,计数感应板和培养皿的放置更加稳固,保证了计数的成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菌落计数系统和方法,其中计数感应装置可以制作为一个遥控器或者计数笔的形式,也可以作为一个APP被安装于手机等电子设备终,均可手持置于培养皿的上方进行计数,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9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