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N总线自动寻址系统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98480.5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8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潘明方;熊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1/5038 | 分类号: | H04L61/5038;H04L61/5092;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23 | 代理人: | 方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n 总线 自动 寻址 系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N总线自动寻址系统及实现方法,其中,LIN总线自动寻址系统,包括:主节点、从节点模块和LIN总线,从节点之间通过LIN总线连接,且第一个从节点通过LIN总线与主节点连接,所述从节点模块具有多个从节点,且每个所述从节点均包括:物理层收发器S、物理层收发器M、协议控制器和总线端口;所述总线端口在每个所述从节点中设有主机连接端口和从机连接端口;所述协议控制器包括:RXD链路控制单元、TXD链路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本发明不需要额外增加端口或shut电阻或ADC,在LIN总线上能够连接多个从节点,实现LIN总线的自动寻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IN总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LIN总线自动寻址系统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LIN总线是针对汽车分布式电子系统而定义的一种低成本的串行通讯网络适用于对网络的带宽、性能或容错功能没有过高要求的应用,LIN总线采用SCI(UART)数据格式,采用单主控制器和多从设备的模式,LIN总线上的从设备通过总线自动寻址来确定其地址,实现每个从设备在设计和生产过中不需要事先确定地址,从而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
在第一项现有技术中,参考图1,每个从设备节点都提供两个额外端口,一个微输入端口D1,另外一个端口微输出端口D2, 第一个从设备节点的D1输入可以设置为低电平,或者通过主设备节点的输出端口控制;第一个从设备节点的D2输出连接到第二个从设备节点的D1输入端口,依次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图1的菊花链连接;一开始,所有从节点设备的输出端口D2都输出高电平,当从设备节点的地址还没被分配并且D1输入低电平时,当前从设备节点被选中,接收来自从设备的地址分配消息并讲接收到的地址信息设置为当前节点地址,接着将D2输出端口从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接续相似操作直到每个从设备都完成地址分配。
此方案的每个从设备节点需要增加额外的两个端口:输入端口D1和输出端口D2,增加了设备节点控制芯片的面积程成本。
在第二项现有技术中,参考图2,开始所有的收发器中开关都是闭合的,第一个从节点被分配了地址之后闭合它的收发器开关,然后第二个从节点就可以被分配地址,依次类推完成所有节点的地址分配。
此方案的从设备增加了串行电阻,减少了对接地漂移容忍度,这种方法最终会影响可连接从设备节点个数。
现有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基于现状,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IN总线自动寻址系统及实现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IN总线自动寻址系统,包括:主节点、从节点模块、LIN总线;
所述从节点模块具有多个从节点,每个所述从节点均包括:物理层收发器S、物理层收发器M、协议控制器和总线端口;
优选的,所述从节点之间通过LIN总线连接,且第一个从节点通过LIN总线与主节点连接;
所述总线端口在每个所述从节点中设有主机连接端口和从机连接端口,其中,主机连接端口设置于物理层收发器S接收端,物理层收发器S通过主机连接端口耦接主节点,从机连接端口设置于物理层收发器M的发送端,物理层收发器M通过从机连接端口耦接下一个从节点的物理层收发器S;
所述协议控制器包括:RXD链路控制单元、TXD链路控制单元、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其中,
优选的,所述RXD链路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线号线RXD_S控制物理层收发器S接收主节点发送数据,通过控制信号线RXD_M控制物理层收发器M接收物理层收发器S发送的数据;
优选的,所述TXD链路控制单元通过控制信号线TXD_S控制物理层收发器S发送数据,通过控制信号线TXD_M控制物理层收发器M发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8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