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及其管袋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5826.6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民;周卫东;秦红光;赵泓宇;易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镇江东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37/10;B32B37/06;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周海斌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淤泥 污泥 脱水 防淤堵管袋布 制造 方法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化学纤维长丝以经编机织成网格状底布,所述网格状底布的网格为边长5-20mm的正方形,所述网格状底布的经向强力与纬向强力一致;采用化学异形纤维短纤制成的滤膜,所述化学异形纤维的截面为“十”字型或“Y”字型;
第二步、先将滤膜压在网格状底布上,再将两者送至吸风板处理预定时间;所述吸风板具有一组吸风口,所述吸风板下方密封连接有真空箱,所述吸风口与真空箱内部连通,所述真空箱设有真空泵;在真空泵吸力下形成气流,该气流先依次穿过滤膜和网格状底布、再经吸风口进入真空箱、最终由真空泵抽至外部;
第三步、将滤膜与网格状底布热轧复合即得防淤堵管袋布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化学纤维长丝为连续长丝;所述化学异形纤维短纤的长度范围为51-6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将滤膜压在网格状底布上之后,所述滤膜和网格状底布彼此保持相对静止;当滤膜和网格状底布位于吸风板上时,所述滤膜和网格状底布在吸风板上的垂直投影处于吸风板的覆盖范围内;所述预定时间为滤膜或网格状底布的任意一点自吸风板一端移动至吸风板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定时间为2-3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在吸风板上,所述吸风口呈长方形,所述吸风口的长度方向与滤膜或网格状底布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吸风口分布成至少两排和至少两列,每排吸风口沿吸风口的长度方向布置,每列吸风口沿吸风口的宽度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各个吸风口尺寸一致,各吸风口的长度为80±9mm、且宽度为10±1m;所述吸风口与吸风板侧边的最小距离为100±11mm;相邻两排吸风口的最小间距为10±1mm,相邻两列吸风口的最小间距为4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第一步中,所述化学纤维、化学异形纤维的材质分别为涤纶材料;所述网格状底布的克重为160±17克/m2,所述滤膜的克重为100±11克/m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第三步所得防淤堵管袋布成品的等效孔径为0.2-0.6mm,且其抗拉强度为至少80kN/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第二步中,采用导辊将滤膜压在网格状底布上;所述导辊之前设有卷有网格状底布的第一卷筒,所述网格状底布自第一卷筒放卷后进入导辊;第三步中,采用热轧辊将滤膜与网格状底布热轧复合;所述防淤堵管袋布成品收卷于第二卷筒。
10.一种淤泥污泥脱水管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淤泥污泥脱水的防淤堵管袋布制造方法制得防淤堵管袋布;
第二步、将防淤堵管袋布缝制成管袋,即得淤泥污泥脱水管袋成品;其中,防淤堵管袋布的滤膜构成管袋的内层,且防淤堵管袋布的网格状底布构成管袋的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镇江东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镇江东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58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