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具及电磁炉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5122.9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邱波;李海波;杨从浩;黄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文娜;刘奕晴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具及电磁炉组件。锅具包括锅具主体和形成在锅具主体底部的复合锅底,锅具主体底部的内表面的中部区域形成为向下凹的第一弧形面,复合锅底包括连接在锅具主体的外表面上的导磁外复底以及连接在锅具主体与导磁外复底之间的塑性内复底,导磁外复底的外边缘形成有向下突出的支撑凸台,其中,塑性内复底具有塑性,导磁外复底和锅具主体的底壁的硬度大于塑性内复底的硬度。根据本申请的锅具,能够适于使用硬度较大的材料来制造具有聚油槽的锅具,提升制造锅具的基材的范围,打破了原有的局限性,并同步获得了具有持久聚油效果的锅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具及具有该锅具的电磁炉组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锅具中,为了达到聚油效果,一般会在锅具底壁的中部形成聚油槽来实现聚油的目的,而这种聚油槽的设置对于锅具底壁材质的塑性的要求较高。锅具的厚度一般在3.0mm-6.5mm,以铝为材质的锅具的底壁容易形变而形成聚油槽,而以不锈钢为材质的锅,会因厚度过厚而难以形变,从而难以形成聚油槽。因此,具有聚油槽的锅具的制造材料过于受限。另外,以铝为材质的锅具,因铝容易变形,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聚油槽被破坏而影响聚油效果的持久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及电磁炉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以硬质材质形成具有聚油槽的锅具以及同步解决聚油效果不持久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具主体和形成在所述锅具主体底部的复合锅底,所述锅具主体底部的内表面的中部区域形成为向下凹的第一弧形面,所述复合锅底包括连接在所述锅具主体的外表面上的导磁外复底以及连接在所述锅具主体与所述导磁外复底之间的塑性内复底,所述导磁外复底的外边缘形成有向下突出的支撑凸台,其中,所述导磁外复底和所述锅具主体的底壁的硬度大于所述塑性内复底的硬度。
根据本申请的锅具,锅具主体底部的内表面的中部区域形成为向下凹的第一弧形面,为锅具提供初始的聚油效果。通过软硬材料复合而形成锅具的底部(即,锅具整体的底部),从而能够实现通过硬度较大的材料来制造具有聚油槽的锅具的目的,提升制造锅具的基材的范围,打破了原有的局限性,由于锅具整体底部的硬度合适,因而在长期使用时不易变形,从而能够同步获得具有持久聚油效果的锅具。
在实施例中,所述导磁外复底的外表面中部相对于边缘形成有向上凹的形变让位空间。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磁外复底的外表面中部相对于边缘形成有向上凹的形变让位空间,可以保证锅具放置的稳定性不受底部中心外凸的影响,使得锅具即便在电磁炉上长久使用也不会打转,从而保证锅具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所述导磁外复底包括与所述锅具主体的底部对应的主体区域和位于所述主体区域边缘的外围区域,所述外围区域相对于所述主体区域向下弯折凸出,从而形成所述支撑凸台,所述主体区域的下表面的最低点与所述支撑凸台的下表面的最低点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从而形成所述形变让位空间。
在这些实施例中,在与主体区域对应的下部形成形变让位空间,在锅具的底壁中心外凸时,能够为外凸提供避让空间,避免因外凸而影响锅具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区域的下表面的中部形成为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凹凸方向与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凹凸方向一致。
在实施例中,所述导磁外复底的上表面与所述锅具主体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塑性内复底填充在所述间隙中。
具体地,所述导磁外复底还包括沿所述支撑凸台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外边沿,所述外边沿向上延伸至与所述锅具主体连接,所述外边沿的上端高于所述主体区域的上表面,从而使得所述主体区域的上表面与所述锅具主体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5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直驱风电机组的优化调频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