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污水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95073.9 | 申请日: | 2022-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8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昱冉;胡丁根;沙力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邦古楼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8B37/04;C02F1/56;C02F1/72;C02F1/78;C02F3/10;C02F3/30;C02F101/16;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污水 生物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污水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涉及环境保护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污水经过细格栅、调节池、反应池、初沉池、改良型A2O池、二沉池、絮凝池、终沉池、反硝化滤池、臭氧催化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消毒池、排放口的工艺处理,得到的出水达到准IV类标准;且本发明还在处理过程中以3‑氨基‑5‑羟基吡唑改性的PVA多相聚合物作为填料,以异丙基缩水甘油醚改性的海藻酸钠作为助凝剂,进一步提升了污水中的生物脱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污水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氮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由于氮素污染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触目惊心,解决目前地表水环境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仍然是水处理过程氮负荷的削减与控制。
国内外水处理脱氮技术主要分为生物法和物化法两大类,其中物化法包括折点加氯法、空气吹脱法、磷酸铵镁沉淀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等,但物化法由于其设备投资高,能耗大,管理复杂等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生物脱氮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氨氮和有机氮转化为气态氮排入大气或自身同化的过程,具有价格低廉,产生二次污染物较易处理等优点。因此,生物脱氮技术目前仍然是国内外废水脱氮技术的主流,也是经济性优良的治理技术。本发明在好氧池内悬挂PVA多相聚合物填料,用于提升生物脱氮能力;且在处理过程中采用3-氨基-5-羟基吡唑对PVA多相聚合物填料进行改性,使得生物脱氮能力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污水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经该方法处理得到的出水中的NH3-N、TN浓度明显优于排放标准要求,且出水水质稳定。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强化污水生物脱氮的处理方法,包括:将污水经过细格栅、调节池、反应池、初沉池、改良型A2O池、二沉池、絮凝池、终沉池、反硝化滤池、臭氧催化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消毒池、排放口,该工艺组合完全能够满足污水处理目标,使最终处理出水达到准IV类标准;上述改良型A2O池采用改良型A2O工艺;上述改良型A2O工艺包含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上述好氧工艺中添加改性PVA多相聚合物填料或PVA多相聚合物填料;上述改性PVA多相聚合物填料由3-氨基-5-羟基吡唑改性PVA多相聚合物填料而得。
本发明在污水生物脱氮生化系统中采用改良型A2O工艺,污染物首先在厌氧状态下将难降解的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成容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然后进入“缺氧-好氧”工艺,在较高溶解氧的条件下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污染物的降解,同时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好氧池混合液再回流到缺氧池,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实现脱氮。为强化生化处理能力,好氧池内投加PVA多相聚合物填料,来增加微生物浓度,提高生物脱氮能力。
具体地,上述出水中NH3-N去除率≥94.5%;更优地,上述出水中NH3-N去除率≥97.7%。
具体地,上述出水中TN去除率≥85.2%;更优地,上述出水中TN去除率≥90.6%。
具体地,改良型A2O池生化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出水进入絮凝池,沉淀污泥回流到调节池及厌氧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
具体地,根据二沉池出水总磷浓度,在絮凝池中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含磷物质,絮凝出水进入终沉池,经过斜管沉淀后出水依次进入反硝化滤池、臭氧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沉淀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邦古楼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华邦古楼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5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