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抖机构及具有防抖及对焦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4082.6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张杰;杨林斌;张晓良;陈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5/04 | 分类号: | G03B5/04;G03B1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梁剑 |
地址: | 2017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具有 对焦 功能 透镜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抖机构及具有防抖及对焦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本发明的防抖机构通过FPC代替现有的电路组件,将下卡爪和OIS支座集成于FPC上,FPC自带绝缘作用,减少了传统绝缘基板的设置,从而有效减少部品数量、简化组装工艺、降低产品成本和装配成本,同时更利于结构减薄,从而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薄型化设计;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采用滚珠驱动,结构简单,简化组装工艺,克服现有技术AF马达通过上、下弹簧带动载体做Z向运动时需要克服上、下弹簧的弹性力的问题,以及载体光轴稳定性差、存在姿势差等问题,利于结构小型化、低功耗,提高设备的耐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抖机构及具有防抖及对焦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自动聚焦摄像头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无人飞机、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产品之中。普通的微型自动聚焦摄像头是由一个音圈马达来驱动镜头沿其光轴移动;一般的音圈马达主要包括壳体、活动配合于壳体内的镜头支架、配合在镜头支架上的驱动线圈以及至少两个固定在壳体内的驱动磁铁,镜头固定在镜头支架上,壳体上开设有正对镜头的通光孔,使用时,通过控制芯片来控制输入给驱动线圈的电流,以驱动磁铁与驱动线圈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镜头支架移动,从而实现自动聚焦的功能。但是拍照摄像时,镜头会因为人的抖动或其他原因不能保持绝对平稳,会产生一定偏移,此时摄像头的聚焦和进光量都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摄像头获取图像的质量。
为此现有技术开发了防抖致动器,其能驱动音圈马达沿垂直于镜头光轴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弥补镜头因为人的抖动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偏移。现有的SMA防抖致动器包括SMA丝线、OIS簧片、压片组件、OIS基板、支撑组件等,存在结构复杂、组装工艺难度大等问题;现有的AF马达内部结构也存在复杂程度高等问题,两者组合后,装配的繁琐度,人工损耗以及产品质量均受到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效简化内部结构,提升产品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的防抖机构及具有防抖及对焦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抖机构,包括SMA丝线、OIS簧片、上卡爪、底座和FPC组件;
其中,FPC组件包括FPC、OIS支座、下卡爪和连接块;OIS支座固定于FPC表面,下卡爪通过连接块固定于FPC表面,并且下卡爪通过连接块与FPC信号导通;
FPC固定于底座上,OIS簧片支撑于OIS支座上,上卡爪固定于OIS簧片上,SMA丝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上卡爪和下卡爪上,SMA丝线通电后,利用SMA丝线的长短变化带动OIS簧片水平位移的调整。
进一步的,连接块通过焊接或者SMT在FPC表面;
OIS支座焊接于FPC表面。
进一步的,FPC上设有四条输入电路和至少一条接地电路;
每一条输入电路的导入端连接一个输入引脚,输入电路的导出端各连接一个下卡爪;
接地电路的输入端连通OIS簧片,接地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一个输出引脚;
四个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有序布置于FPC的一侧。
进一步的,四个下卡爪两两为一组,分为两组,两组分别设于FPC的对角处,每一组中的两个下卡爪左右对称布置;
上卡爪的数量为两个,每个上卡爪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布置的接线柱,两个上卡爪分别设于OIS簧片的对角处;
上卡爪布置的对角线和下卡爪布置的对角线为两条交错的对角线,相邻的接线柱和下卡爪之间布置一根SMA丝线,使得四根SMA丝线围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OIS簧片的两边各设有一条簧片弹性臂;至少一条的簧片弹性臂与接地电路的输入端焊接固定后实现信号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4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