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快充循环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测试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89149.7 | 申请日: | 2022-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8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鲁俊文;邓连林;阚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7 | 分类号: | G01R31/367;G01R31/378;G01R31/385;G01R31/39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黄威 |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快充 循环 测试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冷快充循环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测试设备,其中液冷快充循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动力电芯在液冷循环测试温箱内的初始状态信息,其中,动力电芯的初始状态信息与动力电芯组装成整车时的信息一致;确定动力电芯的液冷控制策略及动力电芯的充放电策略,其中,动力电芯的液冷控制策略及动力电芯的充放电策略与动力电芯组装成整车后的液冷控制策略及充放电策略一致;依据动力电芯的初始状态信息、动力电芯的液冷控制策略及动力电芯的充放电策略对待测试电芯进行快充循环,确定动力电芯的寿命。根据本申请,其提高本方法中循环测试所得数据用于寿命预测仿真建模的置信度,最终提升动力电芯寿命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冷快充循环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因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低过程运行成本且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成为当代重要的绿色交通工具。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快充型的纯电动汽车,根本原因是快充型纯电动汽车打破了电动汽车爱好者的里程焦虑以及充电时间漫长等问题。近年来快充型动力电芯的发展迅猛,根据充电时间的长短可分为30min型、20min型、15min型,以及其他充电时间的快充电芯。不可避免的,此类动力电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大功率、大电流充电带来的温升问题。电芯温升过大,将导致电芯内电解液锂盐的析出,电芯副反应产气加剧,最终导致电芯使用寿命的锐减。电动汽车领域中传统“风冷”方式无法满足快充型电芯对冷却效率的要求,因此车企大多采取“液冷”方式进行快充型电芯的冷却。
受产品开发周期的限制,通常采用合理老化手段来加速电芯性能衰减,并以此数据进行寿命仿真建模,预测电芯使用寿命。在众多老化方式中,充放电循环测试最为重要。与传统BEV电芯不同,快充型电芯实际使用时是采用“液冷”方式冷却电芯,因冷却方式的差异导致传统型BEV电芯循环测试方法用于快充型电芯寿命仿真建模置信度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动力电芯寿命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快充循环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测试设备,以提高动力电芯寿命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快充循环测试方法,应用于预测锂离子动力电芯的寿命,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动力电芯在液冷循环测试温箱内的初始状态信息,其中,动力电芯的初始状态信息与动力电芯组装成整车时的信息一致;
确定动力电芯的液冷控制策略及动力电芯的充放电策略,其中,动力电芯的液冷控制策略及动力电芯的充放电策略与动力电芯组装成整车后的液冷控制策略及充放电策略一致;
依据动力电芯的初始状态信息、动力电芯的液冷控制策略及动力电芯的充放电策略对待测试电芯进行快充循环,确定动力电芯的寿命。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确定动力电芯在液冷循环测试温箱内的初始状态信息的步骤中动力电芯的初始状态信息包括:动力电芯的初始厚度信息、动力电芯的受力信息、动力电芯的热接触信息、动力电芯的初始温度信息、动力电芯的初始容量信息及动力电芯的内阻信息。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动力电芯的初始厚度信息的确定步骤包括:
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动力电芯的厚度,以确定动力电芯的初始厚度信息。
除了上述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所述动力电芯的受力信息的确定步骤包括:
调整动力电芯的SOC状态与整车组装时一致;
采用三钢板式夹具装夹动力电芯,对动力电芯施加组装预紧力;
利用压力传感器确定动力电芯的受力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9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