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电池箱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86594.8 | 申请日: | 2022-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陈苗;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恒联照明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H01M10/6563;H01M10/6567;H01M10/48;A62C3/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文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00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散热 功能 电池 箱体 | ||
本发明涉及电池箱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电池箱体,包括电池箱、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栅、连接架、风筒、电机、扇叶杆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箱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栅,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底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风筒,所述风筒的轴向内侧通过矩形块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散热栅的一侧传动连接有扇叶杆,所述电池箱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电池箱体,通过温度传感器、电机、扇叶杆、散热栅、散热主管和散热支管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可以自动化散热的目的,改变了传统只能针对一个区域进行集中散热的方式,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箱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电池箱体。
背景技术
电池箱体是用于存放电池的壳体,且对电池具有防护功能,随着用电的需求增大,电池模块的容量也在逐渐增大,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电池箱体需要具有对电池进行散热的功能,以此来维护电池充放电的正常运行。
现有的电池箱体主要存在如下技术缺陷:传统的电池箱体的散热方式主要利用风扇与散热孔配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只能针对一个区域进行集中散热才有成效,无法对电池箱体内的各个区域进行高效散热,进而导致散热效果不慎理想的问题,同时电池在充放电发生故障时,容易出现自燃情形,而传统的电池箱体无法进行自动化灭火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电池箱体,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散热功能的电池箱体,包括电池箱,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上固定安装有促进装置,所述促进装置上设置有防护装置和检测装置;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栅、连接架、风筒、电机、扇叶杆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箱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栅,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底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风筒,所述风筒的轴向内侧通过矩形块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散热栅的一侧传动连接有扇叶杆,所述电池箱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电池箱的内部电池充放电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分散在电池箱的内部,当电池箱内部的温度达到一定时,由于温度传感器与电机为电性连接,进而控制电机通入电流启动,使得电机带动扇叶杆进行转动,进而产生向散热栅侧的风力;
进一步的,所述促进装置包括散热主管、散热支管和水冷装置,所述风筒远离散热栅的一侧连通有散热主管,所述散热主管的轴向外侧连通有分布均匀的散热支管,所述散热主管的内部设置有水冷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的结构包括水冷管、水泵和连接块,所述散热主管的内部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贯穿散热主管的侧壁且伸出到散热主管的外侧,所述水冷管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散热主管的外侧,所述水泵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散热主管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主流管、橡胶环、喷气管和气罐,所述电池箱的内部底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罐,所述气罐的上侧连通有主流管,所述主流管贯穿散热主管的侧壁且伸入到散热主管的内部,所述散热主管的轴向外侧连通有分布均匀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主流管的轴向外侧且与散热主管交界处固定连接有橡胶环。
电池箱内部各处的热量通过散热支管进入到散热主管的内部,与此同时启动水泵,使得水泵带动水冷管内部的水流进行循环流动,且水冷管围绕主流管呈螺旋式设置,进而对散热主管内部的热量进行高效散热,随后经过水冷管初步散热的气流通过散热栅上设置的开槽排出到电池箱的外侧,进而完成二次散热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盒、受热金属片和电气装置,所述散热主管的轴向外侧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受热金属片,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电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恒联照明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恒联照明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6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