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弯薄壁H形钢-聚丙烯系杆PEC柱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82352.1 | 申请日: | 202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5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于金光;梁建永;张培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C3/3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钱宇婧 |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形钢 聚丙烯 pec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弯薄壁H形钢‑聚丙烯系杆PEC柱,包括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连接件及聚丙烯打包带;其中,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与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布,且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的腹板与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腹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件相连接,各聚丙烯打包带均为环状结构,且各聚丙烯打包带均穿过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及下翼缘和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及下翼缘,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和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均浇筑有轻质高强混凝土,该柱具有自重小,不易出现裂缝、工艺简单以及施工周期短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弯薄壁H形钢-聚丙烯系杆PEC柱。
背景技术
现有的PEC柱结构中,其主要是由H型钢、混凝土以及横向系杆组成,而H型钢自身自重较大不易于运输和现场安装且横向系杆需要焊接在H型钢的翼缘两侧造成焊接所可能产生的不利于结构自身的残余应力。同时传统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结构中,存在自重大、易出现裂缝,施工工艺复杂且周期长等问题,不符合现代建筑结构施工的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冷弯薄壁H形钢-聚丙烯系杆PEC柱,该柱具有自重小,不易出现裂缝、工艺简单以及施工周期短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冷弯薄壁H形钢-聚丙烯系杆PEC柱包括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连接件及聚丙烯打包带;其中,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与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布,且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的腹板与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腹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件相连接,各聚丙烯打包带均为环状结构,且各聚丙烯打包带均穿过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及下翼缘和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及下翼缘,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和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均浇筑有轻质高强混凝土。
各连接件沿纵向均匀分布。
各聚丙烯打包带与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的轴线及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轴线相垂直。
各聚丙烯打包带沿轴向依次分布。
位于两侧的各聚丙烯打包带之间的间距为50mm。
位于中间位置处的各聚丙烯打包带之间的间距为100mm。
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所述连接件为拉铆钉。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冷弯薄壁H形钢-聚丙烯系杆PEC柱在具体操作时,将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及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腹板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将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及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的翼缘通过聚丙烯打包带相连接,其中,聚丙烯打包带形成类似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箍筋,最后浇筑轻质高强混凝土,以形成冷弯薄壁H形钢-聚丙烯系杆PEC柱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利用聚丙烯打包带在PEC柱结构中起张拉作用并兼做PEC柱结构中的系杆,以防止混凝土的脱落,使冷弯薄壁C形钢与轻质高强混凝土之间更好地共同工作,以提高柱结构的延性、耗能能力,同时冷弯薄壁H形钢可以作为永久模板兼做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纵向钢筋,聚丙烯打包带兼做箍筋,节省了现场钢筋绑扎的人工成本,并且略去了现场支模拆模的施工工艺,具有自重小,不易出现裂缝、工艺简单以及施工周期短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横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细部构造图;
图4为本发明中聚丙烯打包带4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冷弯薄壁C形钢、2为第二冷弯薄壁C形钢、3为连接件、4为聚丙烯打包带、5为轻质高强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2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