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0585.8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应泉;陈凤为;王华波;刘智亮;杨道海;夏飞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18 | 分类号: | B21D51/18;B23P15/00;B21D41/04;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浙江亿维律师事务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苍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形 加工 工艺 | ||
1.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一圆管,对所述圆管进行切割,得到管状胚体(1);
B、取一壶底(2),将所述壶底(2)的上端面与所述管状胚体(1)的下端面平齐后焊接,得到管状初型(3);
C、对所述管状初型(3)进行水涨成型得到球形的壶身胚体(4),所述壶身胚体(4)顶部形成有口部胚体(5);
D、通过缩口模具(10)对所述口部胚体(5)进行缩口,从而得到缩口部(6)和余量区(7),所述缩口模具(10)包括上模组件(11)、下模组件(12)、缩口滚轮组件(13),所述上模组件(11)包括上模座组件(14)、上模芯组件(15)、端面内撑组件(16)、口部内撑组件(17),所述上模芯组件(15)的上部与所述上模座组件(14)相连接,所述端面内撑组件(16)、口部内撑组件(17)分别与上模芯组件(15)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口部内撑组件(17)位于所述端面内撑组件(16)的下方,且所述口部内撑组件(17)呈偏心设置,所述端面内撑组件(16)压抵住口部胚体(5)的口部端面的内壁,所述口部内撑组件(17)压抵住口部胚体(5)的内壁以及壶身胚体(4)上部的内壁;
E、对所述余量区(7)进行切割,余量区(7)切割后剩余的部分作为作业区(8);
F、对所述作业区(8)进行滚口角以及平口操作,从而得到横向部(9),完成对所述球形壶的加工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内撑组件(16)包括旋转顶头(18)、第一旋转轴承(19),所述旋转顶头(18)通过第一旋转轴承(19)与所述上模芯组件(15)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顶头(18)压抵住口部胚体(5)的口部端面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内撑组件(17)包括内旋转模(20)、第二旋转轴承(21),所述内旋转模(20)通过第二旋转轴承(21)与所述上模芯组件(15)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内旋转模(20)压抵住口部胚体(5)的内壁以及壶身胚体(4)上部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内撑支杆(22)、底部内撑件(23),所述底部内撑支杆(22)的上部与所述上模芯组件(15)的下部相连接,所述底部内撑件(23)与所述底部内撑支杆(22)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底部内撑件(23)压抵住壶身胚体(4)底部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旋转轴承(24),所述底部内撑支杆(22)的下部通过所述第三旋转轴承(24)与所述底部内撑件(23)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内撑件(23)包括相互连接的转动连接台(25)、抵压环(26),所述转动连接台(25)通过第三旋转轴承(24)与所述底部内撑支杆(22)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抵压环(26)的底部压抵住壶身胚体(4)底部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心连接件(27),所述偏心连接件(27)的一侧与所述上模芯组件(15)的下部相连接,偏心连接件(27)的另一侧与所述底部内撑支杆(22)的上部相连接,所述底部内撑支杆(22)的中轴线与所述下模组件(12)的中轴线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芯组件(15)包括相互连接的定向芯轴(28)、连接柱(29),所述连接柱(29)位于定向芯轴(28)的下侧且呈偏心设置,所述定向芯轴(28)的上部与所述上模座组件(14)相连接,所述端面内撑组件(16)与所述定向芯轴(28)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口部内撑组件(17)与所述连接柱(29)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球形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帽(30),所述螺帽(30)与所述连接柱(29)的下部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口部内撑组件(17)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05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酸盐改性硅溶胶基水性无机涂料
- 下一篇:一种新型雕塑陶艺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