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与分泌高效电子传递载体吩嗪-1-羧酸的重组希瓦氏菌株构建方法及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8776.0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5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宋浩;石思程;张保财;李锋;邵舒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31;C12N15/52;C12N15/74;C12P17/12;H01M8/16;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李绩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分泌 高效 电子 传递 载体 吩嗪 羧酸 重组 希瓦氏 菌株 构建 方法 用途 | ||
1.一种高效合成与分泌电子传递载体的重组希瓦氏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假单胞菌的外膜孔蛋白基因oprf和控制吩嗪-1-羧酸合成基因簇phzABCDEFG连接到载体上,利用所述载体转化希瓦氏菌,构建得到重组希瓦氏菌株SP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利用PCR的方法从Pseudomonasaeruginosa PAO1的基因组上扩增得到假单胞菌的外膜孔蛋白基因oprf和控制吩嗪-1-羧酸合成的基因簇phzABCDEF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孔蛋白基因oprf的扩增引物包括SEQ ID NO.1~2;
所述基因簇phzABCDEFG的扩增引物包括SEQ ID NO.3~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的程序优选包括: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3℃退火30s,72℃延伸1kb/30s,30个循环;72℃彻底延伸5min;16℃降温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选自SEQ ID NO.5所示的pHG13载体和/或SEQ ID NO.6所示的pYYDT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适宜的启动子lacUV5与RBS序列(SEQ ID NO.11),将SEQ ID NO.7所示的外膜孔蛋白基因oprf插入pHG13载体中,得到表达载体pHG13-oprf(SEQ ID NO.8);
选择适宜的启动子tac与RBS序列(SEQ ID NO.12),将SEQ ID NO.9所示的基因簇phzABCDEFG插入pYYDT载体中,得到表达载体pYYDT-phzABCDEFG(SEQ ID NO.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表达载体pYYDT-phzABCDEFG转入大肠杆菌中,然后通过结合转移与野生型Shewanella.oneidensis MR-1结合转移,验证阳性后得重组希瓦氏菌株SO3;
将构所述表达载体pHG13-oprf转入E.coli WM3064中,然后与所述重组希瓦氏菌SO3结合转移,获得重组希瓦氏菌株SP1。
8.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构建方法构建得到的一种高效合成电子传递载体的重组希瓦氏菌株SO3。
9.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构建方法构建得到的一种高效合成与分泌电子传递载体的重组希瓦氏菌株SP1。
10.权利要求9所述重组希瓦氏菌株SP1在产电中的用途。
11.权利要求9所述重组希瓦氏菌株SP1在促进细胞膜通透性上的应用。
12.权利要求9所述重组希瓦氏菌株SP1在电子载体合成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87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