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沟道的可重构场效应晶体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78461.6 | 申请日: | 202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宾;汪超;石艳玲;李小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H01L29/1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沟道 可重构 场效应 晶体管 | ||
1.一种嵌入式沟道的可重构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数条水平或垂直排列的沟道(1);
设于数条沟道(1)一端的、每条沟道伸入其中1/14沟道长度的源(2);
设于数条沟道(1)另一端的、每条沟道伸入其中1/14沟道长度的漏(3);
包裹在各沟道(1)外侧的栅极氧化物(4);
对称设置且包裹在栅极氧化物(4)外侧的控制栅极(5)和极性栅极(6);
包裹在栅极氧化物(4)外侧、在控制栅极(5)与极性栅极(6)之间的栅极隔离(7);
设置于控制栅极(5)和源(2)之间的、包裹沟道(1)的源边墙(8);
设置于极性栅极(6)和漏(3)之间的、包裹沟道(1)的漏边墙(9);
设于上述结构底部的衬底(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沟道的可重构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1)为鳍式硅、鳍式锗、鳍式锗硅、鳍式砷化镓、鳍式氧化锌、硅纳米片、锗纳米片、锗硅纳米片、砷化镓纳米片、氧化锌纳米片、硅纳米线、锗纳米线、锗硅纳米线、砷化镓纳米线或氧化锌纳米线;
所述源(2)和漏(3)材料为钛硅化物、镍硅化物、钴硅化物、氮化钛和氮化钽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栅极氧化物(4)材料为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铪;
所述控制栅极(5)和极性栅极(6)为光刻、刻蚀后形成的铝、铜、多晶硅或氮化钛;
所述栅极隔离(7)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二氧化铪、磷硅玻璃或硼磷硅玻璃;
所述源边墙(8)和漏边墙(9)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磷硅玻璃或硼磷硅玻璃;
所述衬底(10)为体硅、绝缘层上硅或绝缘层上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沟道的可重构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1)伸入源(2)、漏(3)的长度小于源(2)、漏(3)的长度;所述沟道(1)伸入源(2)、漏(3)内的高度与包裹在栅极氧化物内的沟道高度相同;所述栅极隔离(7)、控制栅极(5)、极性栅极(6)的高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84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