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77009.8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7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杜冰;史加达;姚巧玲;陈法宇;袁海波;王进辉;华锐;李泓毅;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4H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水位 变化 软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包括浮体、柔性围隔幔和配重体,所述浮体和配重体分别与柔性围隔幔的顶部和底部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分别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两侧,两个定位杆之间通过固定横杆连接,所述固定横杆设置在柔性围隔幔中部或上部的一侧,所述柔性围隔幔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与固定横杆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体;还包括围隔幔压紧机构,所述围隔幔压紧机构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另一侧,用于水位下降时,对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进行压紧。本发明既能避免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因水位降低而产生褶皱,且不会影响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域围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
背景技术
围隔导流技术是应用于开放水体环境条件下再造流场、对局部水域进行水质改善工程的专项技术。围隔导流技术的应用,使开敞水域水质改善工程能够分区分期实施;在时间空间上对水流进行控制,可以根据需要调控内外水体的交换和对流混合。其特点:1)工程设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多次拆移拼装。2)非永久性设施,可以水面作业,工程成本相对低。3)工程实施安全性好,不破坏生态环境。
软性围隔主要包括浮体、柔性围隔幔、配重,浮体和配重分别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顶部和底部,通过浮体浮在水面上,配重沉入水域底部,进而实现柔性围隔幔对水域的围挡。
由于大部分水面都会因为降雨、排水等因素,具有明显的水位波动,软性围隔可以随水位进行上下波动,能够适应水位变化,因此,在水生态治理修复中主要以软性围隔为主。
当水域的水位下降时,所需要的柔性围隔幔的高度降低,因此,在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形成褶皱,导致围隔底部很容易被来水中的泥沙等杂质覆盖,进而导致围隔功效丧失或减弱,甚至遭到破坏。为了解决当水域的水位下降时,在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形成褶皱的问题,专利CN113585200B采用了在柔性围隔幔的顶部和中下部均设置浮体的方式,利用设置在中下部的浮体产生的浮力,使中下部浮体以下的柔性围隔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进而避免了在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形成褶皱的问题;但是,当水域的水位下降时,由于整体所需要的柔性围隔幔的高度降低,而中下部浮体以下的柔性围隔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那么,会导致中下部浮体以上的柔性围隔幔向下坠,使中下部浮体以上的柔性围隔幔向下凹陷形成凹槽,虽然在柔性围隔幔中上部不存在泥沙,当水位下降较少,凹槽深度较浅时,影响还较小,但是,当水位下降较多,凹槽深度较深时,该凹槽的形成也会容纳其他异物,且由于中下部浮体以上的柔性围隔幔并未处于拉伸状态,降低了其耐冲击性,进而易导致柔性围隔幔晃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既能避免柔性围隔幔的底部因水位降低而产生褶皱,且不会影响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软体围隔,包括浮体、柔性围隔幔和配重体,所述浮体和配重体分别与柔性围隔幔的顶部和底部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分别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两侧,两个定位杆之间通过固定横杆连接,所述固定横杆设置在柔性围隔幔中部或上部的一侧,所述柔性围隔幔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与固定横杆可拆卸式连接的固定体;还包括围隔幔压紧机构,所述围隔幔压紧机构设置在柔性围隔幔的另一侧,用于水位下降时,对固定体以上柔性围隔幔进行压紧。
本发明所述的浮体依靠浮力漂浮于水面,所述配重体沉入水域底部,所述柔性围隔幔用于实现水域围隔。
本发明所述定位杆的底部能固定在水域底部,用于实现固定横杆的固定,所述固定横杆一方面通过与柔性围隔幔上的固定体连接,确保固定体以下柔性围隔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不会再柔性围隔幔的底部产生褶皱;另一方面;固定横杆用于固定围隔幔压紧机构,作为围隔幔压紧机构的安装点,且固定横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柔性围隔幔在整体上起到定位作为,提高柔性围隔幔的耐冲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7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