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极膜技术的碱洗废水回用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74079.8 | 申请日: | 202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4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伟;叶海林;楼照;何晟;楼永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蓝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3/36;C02F1/469;C02F1/42;C02F1/6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膜技术 废水 用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膜技术的碱洗废水回用工艺,属于含碱废水处理领域。工艺包括:将预处理后的碱洗废水与第一酸液进行中和处理,得到高盐水;将所述高盐水根据所含氯化钠浓度分为两股水,一股通入电渗析系统的浓水箱,另一股通入电渗析系统的淡水箱,在电渗析作用下分别得到浓盐水和淡盐水;所述浓盐水通入双极膜系统的盐室,所述淡盐水通入双极膜系统的酸室,在双极膜的作用下分别得到碱液和第二酸液;所述碱液回用至氯乙烯生产过程的碱洗塔中,所述第二酸液作为第一酸液回用至前端的中和处理过程。本发明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产生的酸液一直在系统内部循环,碱液能回用至其他工艺,系统不额外产生废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碱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极膜技术的碱洗废水回用工艺。
背景技术
氯乙烯合成工段,乙炔与氯化氢的混合气体经过转化器转化后,粗氯乙烯气体经过氯乙烯冷却器冷却后进人组合塔和水洗塔除去绝大部分的氯化氢气体,剩余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在碱洗塔中被氢氧化钠除去。随着碱洗塔内氢氧化钠运转时间的累计.氢氧化钠的含量逐渐降低,氯化钠和碳酸钠含量升高,每隔一定时间需更换碱洗塔内碱水。废碱水中除了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等无机物,还会有一定量的氯乙烯单体,氯乙烯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而且易爆,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3.6%~33%(体积),所以不能直接用含碱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通常的方法是加热回收其中的氯乙烯,然后再用含碱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但目前上述技术的缺陷包括:1)常规的含碱废水处理就是通过加酸中和,然后作为高盐废水处理,产生一定量的废盐,废盐的处理仍旧是一个问题;2)需要额外加热回收氯乙烯,在15~85℃的温度范围内,氯乙烯在水中溶解度几乎是一个常数,为0.95%(质量),需要加热到95℃以上才能有90%左右的回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氯乙烯生产过程中的碱洗废水处理问题,并提供一种基于双极膜技术的碱洗废水回用工艺。本发明通过双极膜技术实现碱的循环利用,同时省去了加热回收氯乙烯的步骤,节约了能源,基本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极膜技术的碱洗废水回用工艺,具体如下:
将预处理后的碱洗废水与第一酸液进行中和处理,得到高盐水;将所述高盐水根据所含氯化钠浓度分为两股水,一股通入电渗析系统的浓水箱,另一股通入电渗析系统的淡水箱,在电渗析作用下分别得到浓盐水和淡盐水;所述浓盐水通入双极膜系统的盐室,所述淡盐水通入双极膜系统的酸室,在双极膜的作用下分别得到碱液和第二酸液;所述碱液回用至氯乙烯生产过程的碱洗塔中,所述第二酸液作为第一酸液回用至前端的中和处理过程。
作为优选,初始的碱洗废水通过螯合树脂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废水中所含的二价及以上的阳离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酸液为盐酸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且第一酸液中盐酸的质量占比65%~80%。
作为优选,所述中和处理过程中,碱洗废水中的碳酸根变成二氧化碳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浓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5%~20%,淡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
作为优选,所述碱液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且碱液中氢氧化钠占比70%~90%。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酸液为盐酸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且第二酸液中盐酸的质量占比65%~80%。
作为优选,所述双极膜系统为两隔室双极膜系统,包括由双极膜、阴离子交换膜和隔板构成的酸室和盐室。
作为优选,所述电渗析系统为均相膜电渗析系统。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蓝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蓝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4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