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闸导流冲淤结构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72596.1 | 申请日: | 202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6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涂启龙;杨华岳;肖洪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8/02 | 分类号: | E02B8/02;E02B7/36;E02B7/26;E02B3/02;E02B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闸 导流 结构 方法 | ||
1.一种水闸导流冲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河道两侧挡土墙之间的混凝土墙体(1),所述混凝土墙体(1)设有供河水通过的通过腔(11),所述通过腔(11)靠近河水上游的一侧安装有闸门机构(2);所述闸门机构(2)靠近河水上游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并排设置的过滤网(3),两所述过滤网(3)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多根出水管(31),每一所述出水管(31)均安装有多个喷嘴(32);
所述通过腔(11)靠近河水下游的一侧安装有导流机构(4),所述导流机构(4)包括多个挡水墙,各个所述挡水墙分别固定于通过腔(11)的两相对侧壁,相邻所述挡水墙之间间隔设置;所述通过腔(11)的内侧壁嵌装有多个蓄水机构(5),每一所述蓄水机构(5)均位于两个相邻挡水墙之间;各个所述蓄水机构(5)分别通过连通管(33)连通于出水管(31),当河水进入所述蓄水机构(5)后,河水通过所述连通管(33)和出水管(31)并最终从喷嘴(32)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闸导流冲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腔(11)的内侧壁设有用于安装蓄水机构(5)的安装槽(12);所述蓄水机构(5)包括嵌装于安装槽(12)的蓄水箱(51)以及活动安装于蓄水箱(51)内部的两个隔板(52),每一所述隔板(52)与蓄水箱(51)内壁之间均形成有储水腔(512),所述储水腔(512)设有与通过腔(11)相连通的进水孔(513);所述连通管(33)远离出水管(31)的一端连通于储水腔(512);
所述蓄水箱(51)靠近通过腔(11)的一侧设有开口(511),所述开口(511)位于两个隔板(52)之间;两所述隔板(52)之间共同安装有迎水组件(53),当所述河水冲击迎水组件(53)时,所述迎水组件(53)带动两个隔板(52)相互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闸导流冲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513)设置为条形孔,所述进水孔(513)的延长方向与隔板(52)的移动方向同向设置;所述隔板(5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板体(521)和第二板体(522),所述第一板体(521)抵靠于蓄水箱(51)设有开口(511)一侧的内壁,当两所述第二板体(522)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板体(521)逐渐覆盖于进水孔(5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闸导流冲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522)与第一板体(521)之间呈倾斜设置,两所述第二板体(522)之间的间距由靠近开口(511)的一侧向远离开口(511)的一侧逐渐减小;
所述迎水组件(53)包括活动板(531)和弹性件,所述活动板(531)的两相对侧分别固定有滑块(533),两所述第二板体(522)的相对侧分别固定有滑轨(523),所述滑块(533)滑移安装于滑轨(523);所述弹性件位于两个第二板体(522)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蓄水箱(51)远离开口(511)一侧的内壁,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板(531);所述弹性件处于常态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闸导流冲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外周侧套接有防水组件(54),所述防水组件(54)包括多个防水套筒(541),各个所述防水套筒(541)依次套接;位于最内侧的所述防水套筒(541)固定连接于蓄水箱(51)远离开口(511)一侧的内壁,位于最外侧的所述防水套筒(541)固定连接于活动板(531)。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闸导流冲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通管(33)均安装有单向阀(331),所述储水腔(512)的河水通过单向阀(331)流入出水管(3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闸导流冲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通过腔(11)一侧的挡水墙设为第一挡水墙(41),位于所述通过腔(11)另一侧的挡水墙设为第二挡水墙(42),所述第一挡水墙(41)和第二挡水墙(42)沿通过腔(11)的延长方向错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25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