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二氧化硅的隔热粉体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9840.9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溧;李万景;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脒诺甫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1B33/12;H01M4/36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徐杰成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二氧化硅 隔热 体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二氧化硅的隔热粉体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1)溶液A的制备:将TEOS、MeOH、H3B03、SiO2进行混合,并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形成溶液A;(2)溶液A的处理:将溶液A进行水浴加热,并对溶液A进行搅拌,随后将溶液A冷却到室温;(3)溶液B的制备:将NH4OH、H2O、MeOH进行混合,形成溶液B;(4)溶液C的制备:将溶液A缓慢加入溶液B中,并进行搅拌,形成溶液C;本发明通过选用甲醇为溶剂、氨水为碱性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下使正硅酸乙酯同时进行水解和缩聚,遴选小半径离子为源,采用高温热扩散法对SiO2进行掺杂大幅度提高二氧化硅骨架的不对称性,增强化学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从而提高隔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热粉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掺杂二氧化硅的隔热粉体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步入21世纪,建筑能源消耗在国内总能源消耗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尤其随着一些中高档公共建筑物数量的增加,导致建筑能耗增长迅速。据联合国报告称,目前全球建筑物中的空调数量已经超过16亿台,其能源消耗量在近8年内增加了2 5%,因此建筑节能可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当前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点。
同时,掺杂二氧化硅也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电材料,潜在市场价值巨大。仅以锂离子电池产业为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157.2亿只,同比增长4%。所以具有超高存储能量材料的研发会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保成本以及带来广泛的社会综合效益。
由此可见,掺杂二氧化硅材料是一类具有优异综合特性的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化前景,其顺利研发与产业化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的研发进程,为国家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目前国内外虽然存在研究机构从事SiO2在隔热制冷领域的研发,但其体系多为将SiO2作为填料与其他的无机氧化物或有机聚合物相结合制备无机-无机,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所用原料成本高,制备工艺较为复杂,难以实现产业化及大范围工业应用,亟需从SiO2微观结构出发从原子层面增强SiO2的隔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杂二氧化硅的隔热粉体制备方法,采用共缩合(同时进行水解和缩聚)-高温烧结工艺制备掺杂二氧化硅,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在二氧化硅骨架上嫁接甲基,提升隔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掺杂二氧化硅的隔热粉体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1)溶液A的制备:将TEOS、MeOH、H3B03、SiO2进行混合,并在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形成溶液A;
(2)溶液A的处理:将溶液A进行水浴加热,并对溶液A进行搅拌,随后将溶液A冷却到室温;
(3)溶液B的制备:将NH4OH、H2O、MeOH进行混合,形成溶液B;
(4)溶液C的制备:将溶液A缓慢加入溶液B中,并进行搅拌,形成溶液C;
(5)溶液C的一次处理:将溶液C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待搅拌完全后,对溶液C进行静置放置;
(6)溶液C的二次处理:将一次处理后的溶液C中,加入乙醇和去离子水,并进行离心洗涤;
(7)溶液C的烧结:将离心洗涤后的溶液C放入马弗炉中进行烧结,形成产物D;
(8)产物D的研磨:将产物D取出,并降至室温,对其进行研磨,研磨完成后对其进行过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脒诺甫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脒诺甫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9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