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电动车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及纯电动车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68520.1 | 申请日: | 202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6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焱垚;张馥荔;孙络典;昝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B60R19/5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主动 格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及纯电动车,包括主动进气格栅、第一导风罩、第二导风罩和前碰撞横梁;主动进气格栅包括若干主动进气格栅叶片和主动进气格栅框架,各主动进气格栅叶片能转动地安装在主动进气格栅框架上;主动进气格栅框架安装于前保上;主动进气格栅框架的底部向后延伸并连接于第二导风罩上;第一导风罩的进风口连接于主动进气格栅框架上;第二导风罩的出风口连接倾斜设置的冷却模块;前碰撞横梁位于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之间,且第一导风罩的出风口抵在前碰撞横梁的前端面上,第二导风罩的进风口抵在前碰撞横梁的后端面上。本发明能够实现前端冷却模块的良好密封,且布置灵活,减小流阻、增大进风量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纯电动车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车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及纯电动车。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纯电动车不同工况下的使用要求并提升续驶里程和提高整车能量利用效率,对热管理控制策略进行精细化设计成为必须,主动进气格栅等精细化控制策略成为降低能量消耗的有效手段。
对于纯电动车而言,需要考虑怠速工况下电池快充和空调制冷的双开工况,此工况下,热负荷大,前端冷却模块密封较差容易导致较多的热气回流,使冷却系统的水温超温,故冷却效果不佳。如专利文献CN208827584U公开了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导风装置及汽车,其中,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包括冷却模块、导风罩和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罩的内部形成有导流通道,导风罩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出口端连接于冷却模块。进口端连接于主动进气格栅。冷却模块与主动进气格栅通过导流通道连通。空气通过主动进气格栅后,将进入到导流通道内,并沿导流通道进入到冷却模块,导风罩限制了经过主动进气格栅后的气体向四周外溢。这种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具有很好的进气效果,保证有足够多的空气能够进入到冷却模块中。但由于主动进气格栅安装于前碰撞横梁上侧或下侧,为内置式主动进气格栅,叶片打开需要与外格栅风口对应,若存在偏差,将降低散热效果。而且其冷却模块为竖直布置,不具有倾斜布置实现储物空间增加,降低风阻的优点。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纯电动车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及纯电动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车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及纯电动车,能实现前端冷却模块的良好密封,且布置灵活,减小流阻、增大进风量的功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纯电动车主动进气格栅导风结构,包括主动进气格栅、第一导风罩、第二导风罩和前碰撞横梁;
所述主动进气格栅包括若干主动进气格栅叶片和主动进气格栅框架,各主动进气格栅叶片能转动地安装在主动进气格栅框架上;
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框架安装于前保上;
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框架的底部向后延伸并连接于第二导风罩上;
所述第一导风罩的进风口连接于主动进气格栅框架上;
所述第二导风罩的出风口连接倾斜设置的冷却模块;
所述前碰撞横梁位于第一导风罩和第二导风罩之间,且第一导风罩的出风口抵在前碰撞横梁的前端面上,第二导风罩的进风口抵在前碰撞横梁的后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罩呈喇叭状,且第一导风罩的进风口与主动进气格栅框架相紧贴密封;收拢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导风通道,提升进风量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罩的上端面采用弧形结构;引导空气流动到冷却模块的整个表面,能够提升风速的均匀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风罩与前碰撞横梁之间,第二导风罩与前碰撞横梁之间,所述主动进气格栅框架与第二导风罩之间,以及第二导风罩与冷却模块之间均设有密封条进行密封;密封良好可以减少前舱的热气回流,提升进气利用率,增强冷却性能,有效降低能耗。
可选地,还包括保护网,所述保护网布置在第二导风罩的进风口与冷却模块之间,能够避免碎石溅起破坏冷却模块,并防止落叶、石子和尘土等进入并堆积在倾斜设置的冷却模块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8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