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创面修复热疗贴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7714.X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7/03 | 分类号: | A61F7/03;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领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57 | 代理人: | 刘丽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面 修复 热疗贴 | ||
1.一种创面修复热疗贴,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隔离膜层、接触空气时可自行发热的自发热层、置药膜片、底隔离膜层、多个甲壳素凝胶块及多个外泌体凝胶块;
所述顶隔离膜层可撕离的粘设在所述自发热层上端面;所述自发热层下底面与所述置药膜片上端面相粘设形成一体;所述置药膜片上均匀开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限位槽孔;多个所述甲壳素凝胶块及多个所述外泌体凝胶块对应嵌至于多个所述限位槽孔内,且多个所述甲壳素凝胶块与多个所述外泌体凝胶块交错分布;所述底隔离膜层可撕离的粘设在所述置药膜片下底面,以密封盖合多个所述甲壳素凝胶块及多个所述外泌体凝胶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修复热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热层包括扁平袋体及容置于所述扁平袋体内的自发热液体;
所述扁平袋体上端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透氧微孔;所述自发热液体为由铁粉、石、活性炭、无机盐及水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面修复热疗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吸液层;
所述置药膜片上于多个所述限位槽孔之间开设有多条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吸液微槽;所述吸液层粘设在所述自发热层与所述置药膜片之间,其下底面与多个所述吸液微槽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创面修复热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层下底面向下凸设有多条吸液凸筋,多条所述吸液凸筋对应卡至多个所述吸液微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面修复热疗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隔离片;
所述隔离片粘设在所述吸液层下底面,其尺寸大小与所述吸液层尺寸大小相适配,以隔开所述吸液层与多个所述甲壳素凝胶块及多个所述外泌体凝胶块,且其上均匀开设有多条过液孔,多条所述过液孔对应正对多条所述吸液微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创面修复热疗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起保温及防溢作用的隔离限位框;
所述隔离限位框框设在所述置药膜片及所述吸液层外,其下底面与所述底隔离膜层上端面周缘相粘设,其上端面与所述自发热层下底面周缘相粘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修复热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隔离膜层周缘向外设有撕袢A,所述底隔离膜层周缘向外设有撕袢B。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创面修复热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热层、吸液层、隔离片及所述置药膜片从上至下依次通过纤维蛋白粘合剂相粘设形成一体,所述隔离限位框与所述自发热层之间也通过纤维蛋白粘合剂相粘设形成一体,多个所述甲壳素凝胶块周缘及多个所述外泌体凝胶块周缘通过纤维蛋白粘合剂对应粘固于多个所述限位槽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创面修复热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凝胶块的主要成分包括外泌体及凝胶制剂,所含有的所述外泌体为从健康人体脂肪干细胞中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77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